17岁小伙的春运站票归家路:62小时和5000公里路(图)

春运后天就开始了。在全球最大规模的动物迁徙——中国人浩浩荡荡的回家过年大军中,乘火车者众,预计2亿多。火车票照例一票难求,求到的也可能是站票。

站票也是票,只要能回家。问题是有人手持站票一站一站又一站,一直站到终点站,还不是十几个钟头大半天。今天在网上就看到一段“拍客”新闻:17岁小伙春运归家,花了440元买了两张站票,要站62小时5000公里。视频不像演戏,那阳光男孩还不到说假话的年龄。

看罢心里沉甸甸的。硬站两天三夜,那孩子吃得消么?!

爱莫能助,站就站吧。只是不明白:站票为什么不能享受“站”价?

众所周知,列车上站票与坐票享受的待遇不同。站三五个或七八个钟头问题不大,要是站上个二十个小时试试?与坐相比有天壤之别,遑论两天半!买站票上车,人吃亏价格应该便宜享受“站”价——打折;何况,站票的收入本来就是铁路的额外获利,铁道部门为何不从实际出发而坚持与坐票平起平坐呢?查询了一下,大致两个理由,都经不起推敲。

一是同价不好管理。有人离座下了车,站票者落座怎么办?

好办。如果有人来对号入座,那么站起来让座没商量;如果有人上洗手间、去车厢交接处吸烟、到餐车就餐或坐久了不舒服起来走走晃晃,那么,站票者坐就是了。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哪怕只三两分钟,也是片刻休息享受。

二是降价火车将更挤,不利于铁路分散客流。2007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是这样回复坐票站票同价质疑:“如果站票的价格降低了,会吸引更多的人买站票,这对铁路分散客流无疑是有害而无利的。”

真是顾左右而言他的歪狡!火车上坐位有数,站票占坐票的10%或20%也都是有数的。且不说人们为省钱宁肯站而不愿坐火车是不是事实,就算更多的人贪便宜想买站票,售罄了他不还得买坐票么?站票降价旨在公平合理,怎么会更挤、有害无利呢?

把“铁路分散客流”当成大事或目标没有道理。春运几亿人流动是刚性存在,如今乘客自愿购同价的站票乃是被选择;“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呼唤。

空间无情,那在上海打工的小年青儿家在万里之遥的新疆阿克苏,降价其实也不能让他两天半的“站功惩罚”减轻一点点,但毕竟不同。实行站票站价譬如半价,440元变为220元,他心里会有平衡感、收获感、愉悦感;精神变物质,可减轻身体的疲惫;他也可以经过换算,用吃苦“赚来”的200多元在车上痛快享受旅行大餐。

列车坐票站票同价不公平不合理,站票理当享受站价。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