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钞印不过来 中国现金需求年增20%

【看中国记者甄贞综合报导】近日,中国央行发布副行长马德伦署名文章称,人民币每年将近20%速度增长,与这个需求相比,生产能力的增长相对缓慢,他透露,中国目前印制行业工人3万多人,这样大的规模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专家表示,政府的“不打自招”,恰恰说明中国正处于通货膨胀时期。而当今中国的经济政策并不是为了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只是为了使一些人致富。其根本政策是维持中国和国外市场间的缺口,联合世界上其他资本家共同赚钱。

央行称人民币印制能力不足

中国央行今日发布副行长马德伦署名文章称,中国央行在货币发行和反假币方面面临五大压力。他特别提到,与每年将近20%速度增长的现金需求相比,人民币生产能力的增长相对缓慢,影响现金需求的因素很多,中国央行并不能完全掌控。影响现金的因素有经济的、金融的,有政策层面的、管理层面的等等,这对预测现金运行趋势,投放现金增加了不少困难。人民币生产能力的增长与现金需求的增长不能同步。中国目前拥有印制行业工人3万多人,印钞企业6家、造币企业3家,钞票纸生产企业2家,油墨、制版、特种防伪安全线企业各1家,这样大的规模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政府“印制”的通货膨胀

面对央行称人民币现金需求年增20%,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教授高长表示,政府的“不打自招”,恰恰说明了中国目前正处于通货膨胀时期。高长强调,近年来中国经济过热问题持续不退,其实是宏观经济面临内、外失衡所导致。他说,因为中国试图以利率、存款准备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只能应对内部失衡问题,而外部失衡是造成中国流动性过剩及通胀压力升高最重要原因。

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吴惠林认为,道理很简单,马德伦的话就是告诉大家,目前百物齐涨价,而且是大涨并持续一段时间,此时持有货币者以货币购买物品的数量和种类就大量减少,也就是“货币购买力下滑”的写照,所以需要大量印钱,那么,这不就等于“所得减少”,不也等于被政府课了税?这个时候借钱者(也就是债务人)以金钱数量表示的债务,其价值不是减少了吗?不也是债务减少的表示吗?拥有印钞票大权者用各种方法来大印钞票,进而制造通货膨胀变相向持有货币者收税而人民也不自知了。

近观中国目前波及百姓日常必需品的通胀。大陆能够以低廉的原料、人工成为“世界加工厂”、抢夺到他人的饭碗,同时换取惊人的外汇储备。对内,在拉动内需的名义下,却高于发达国家零售价对内销售。那么这一涨一降之间背后的社会财富流向,在民众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流到哪里了呢?

畸形经济的元凶

海外著名民运人士魏京生表示,当今中国的经济政策并不是为了发展中国自己的经济,而只是为了使一些人致富。其目的是要维持廉价的劳动力,因此,中共政府绝不会让人民币升值,更不允许让中国与外国的市场自由流通。中共政权的根本政策就是维护中国和国外市场之间的缺口,联合世界上其他资本家共同赚钱。

他最后总结说:“因此,中共专制政权存在本身即是使得中国经济畸形发展的原因。只要中共继续存在,畸形的经济将延续下去,直至中共政权崩溃的那一天。”

本文留言

作者甄贞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