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止中文出版物夹带英文用词(图)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最近宣布,为保护中文的规范纯净,禁止在报纸、杂志、书本及网站等中文出版物中夹带英文用词或英文字母缩写,违反指令的出版单位将受到行政处分,有关规定引发部分业内人士的批评。

根据法新社发自北京的报道,今天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借由媒体公布了这项于周一颁布的指令。根据这项指令条款规定,越来越多使用英文的缩写,严重损害了汉语的规范性和纯洁性,也破坏了和谐健康的语言文化环境,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中国当局颁布命令,禁止在中文出版品当中夹带有英文用词及英文字母缩写,同时也禁止创造一些非中文、也非外文、语义不清的词语。规定还指出,违反这项指令的出版单位将受到行政处分,但没有明确指出将受到什么处分。

目前中国媒体经常使用缩写词,如:美国篮球队NBA、国内生产毛额GDP,以及消费物价指数CPI。

不过,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定也保留了一些空间,规定在必要时,一些外文词汇在有中文翻译或中文解释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法新社的报道指,根据英文版“中国日报”的进一步说明,人名及地名同样也需翻译。该报引述了一名北京出版社负责人对此禁令措施的批评。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保护中文的用意是好的,但在现今全球化的时代,一些如代表世贸组织WTO等的英文缩写广泛被读者接受,要取消它们,似乎做得过头了。何况在人们的谈话中,经常使用这些英文缩词,这项规定会把书写语与口语的距离拉大。”

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当局权力部门在崇尚权力、掌控民众思维之外,更进一步企图掌管话语的表现,担忧中国经济壮大后,官员逐渐走向封闭、排斥外来东西,更甚者认为外国应该学中国。

根据有关统计,每天都有一个中文单词进入英语使用区,并没有由此造成恐慌和不良影响。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