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专卖局长韩峰为何获重刑?
我看到《新华网》发出的一个消息,就是3月广西一位烟草局长叫韩峰、涉受贿罪被捕。12月14号一审判决有期徒刑13年,罚没个人财产10万,追缴赃款69.5万。
新闻不长,而且一个基层的官员以这样的受贿数量而被判刑,在今天的中国应该不算什么新闻。被判13年是很重的刑罚,比韩局长多贪、多占、也多玩的官员,恐怕有的是、抓出来的也不少,为什么这位韩峰被判得这么重,而且成了《新华网》专稿的新闻呢?
应当说他受贿不是足够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新华网》这篇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才简单提到。它说:“今年年初,互联网流传‘日记门’事件,当事人的韩峰与他人发生的不正当男女关系和不正当经济往来,在网络引起了众多关注。”
这两句话,实际上是说清了。因为只要在中国上网的网民们,今年2月以来,谁会不知道“韩峰”这个名字呢?他的私人日记流传于网络,其中真实记载了这位广西来宾烟草局长每天真实生活、工作和精神的面貌,包括记载中明确写下的受贿、性关系等细节,使得这位局长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为什么?并不是因为韩局长的生活、工作有什么惊人之处,而恰恰就在于他是一位太普通不过的官员。他自己记下的那些生活和官场的细节,也实在是太真实、也太普遍了。
那么回到原来的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位受贿的小官员被判得这么重?或者这样问,这条《新华网》独家专发的新闻,除了在向关心的网民们交待韩峰的结局,是否也还在避开或者遮掩“日记门”事件的另外一些话题呢?
在我看来,“韩峰日记门”和网上后来其它又有几起“官员日记门”的性质一样,都是对今日的中国社会权力是怎样真正运作的、进行着活生生的揭露。尽管所有在中国生活的人,都有自己的切身经历,但是像韩峰日记一样,把这种社会生活中实际权力的运行,赤裸裸地、很真实地被公众看到、并且引起广泛的讨论,那还是会对改变大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对权力机制的认识方式,有重要的影响。
因为在中国,党国宣传和教育机器的一个核心使命,就是向人们尽力地遮掩专制体制下真正的权力运作机制,以此制造和获取被统治者对体制的顺从。而这些官员们的真实生活、实际权力运作的确切细节,哪怕是最基层的官员,都是官方的教育体制和媒体刻意遮掩的真相。而网民们对“韩峰日记门”的议论,恰恰就有颠覆所有党国宣传、教育功能的效果,这正是统治者不原意看到的局面。
所以在“日记门”出现之后,中宣部积极下令,让各个网站和媒体不得炒作;数月之后,是用“韩峰受贿判重刑”的方式,通过《新华社》的通稿给网民一个交待,也表示政府对低级的不良官员的惩处。
不过,禁令也好、《新华社》的通稿也好、对韩峰的惩处也好,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就是不让“日记门”引发的广泛讨论,在公众中形成对当今中国社会权力运行机制的根本质疑。因为即使是一个最基层的官员,一旦这样权力运行的细节被真实地展现在被统治者们面前了,那么对统治者来说,全力机制的运行就不会那么得心应手、不受挑战了。
(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
- 关键字搜索:
-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