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资本主义”引西方侧目(图)


电信设备生产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印度邦加罗尔设立的总部。长期以来,华为在海外扩张一直受到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Getty Images)

【记者刘林编译报导】《华尔街日报》16日撰文,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大国总体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即让市场竞争而不是政府计划来决定经济产出,而中国的国家经济战略似乎扰乱了这种共识。

文中说,政府在中国经济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独特状态。它的领导人并不认为市场是优越的,他们认为,国家权力才是维持稳定和增长、进而维持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关键。

2001年中国加入WTO,政府的作用再次强大起来。许多分析师说,一大批行业仍然被国有企业所控制,外资企业的介入受到严格控制。中国几乎所有的主要银行、三大主要石油公司、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主流媒体都是政府所有。据中国财政部统计,2008年所有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约6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经济产出的133%。随着中国政府对诸多行业的参与越来越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今年1月份的一份报告说,在包括俄罗斯在内被调查的29个国家中,中国经济的竞争度最低。清华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钱颍一曾说,过去这几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似乎在倒退,他对此十分担忧。

中国国家经济战略的核心,是让国有龙头企业和其他全国龙头企业大力获取先进技术,逐渐消除中国对昂贵的外国科技产品的依赖,进而转战海外市场,同时按有利于出口企业的方向管理汇率。中国一方面在寻找新科技,另一方面让银行向国家致力培育的产业提供低息信贷。中国政府将银行存款利率设定得低于国内经济和通胀增涨率,这意味着中国家庭实际上通过银行储蓄在为政府“宠幸”的产业进行补贴。

外资公司的高管已经开始公开抱怨。7月份,在德国产业界人士与中国总理公开会面期间,西门子(Siemens AG)首席执行长罗旭德(Peter Loscher)和化工企业巴斯夫公司(BASFSE)董事长贺斌杰,针对外资公司要获得市场准入就得转移宝贵知识产权的措施,表达了他们的担忧。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着重发展“自主创新”,也就是培养本土科技,必然会对其他国家的技术加以利用。例如,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和日本的川崎重工(Kawasaki)与中国国有企业分享了高铁技术,结果这些中国企业迅速消化吸收,变成了行业竞争者。

文中还表示,中国政府的这一经济策略,已引起西方国家警觉,因此,中企的海外入驻并非一帆风顺。

电信设备生产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是一家私有企业,长期以来其海外扩张一直受到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的支持。2004年,国家开发银行提供了一笔五年期、100亿美元的信贷融资,并一如往常地将其贷给外国买家,以资助这些买家购买华为的产品。华为过去五年收入上涨超过200%,成为全球顶尖的三大电信公司之一,与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Nokia Siemens Networks)和爱立信(Telefon ABLM Ericsson)并肩。

美国电信运营商Sprint Nextel Corp.前不久拒绝了华为及另外一家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ZTE Corp.)对一份数十亿美元合同的竞标,原因是美国担心这两家公司与中国军方有关联。Sprint公司此举对于艰难挺进美国市场的华为来说是个挫折,同时也显示美国对中国政策的日益担心开始使中国蒙受损失。

本文留言

作者刘林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