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本周强劲上扬并突破81点整数关口。在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宽幅震荡中,美元究竟是“被上涨”还是“真走强”,显得扑朔迷离。
本轮美元指数持续走高,主要动因来自于欧债危机和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因素,被动上涨特征明显。如果没有基本面配合,短期内美元被动走强的状况将很难持续。在美元中长期走向方面,尽管美联储目前仍无意改变其宽松货币政策,且诸多经济数据也表明美国经济仍处于缺乏就业支撑的脆弱复苏阶段,但弱势美元是否会借当前特殊时机实现扭转,同样值得特别关注。
自近期爱尔兰主权债务危机浮出水面以来,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前景和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再次受到打击。尽管爱尔兰政府日前已决定接受来自IMF和欧盟850亿欧元的援助,但投资者对欧洲债务危机可能由爱尔兰再次向西班牙和葡萄牙蔓延的担忧情绪,仍主导国际外汇市场。此外,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全球各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更倾向于“风险规避”。因此,在早先多数投资者并不十分看好美元反弹空间的情况下,美元指数却在近期与国际金价较为罕见地携手走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美元强弱起决定性作用的美国经济基本面和美联储货币政策上,目前仍看不出美元有实质性转强的迹象。美国最新耐用品订单、成屋销售、贸易数据、失业率等各项经济指标,均显示美国经济仍处在疲弱的复苏之中。与欧元区相比,其多数经济数据更显落后。
与新兴经济体形成鲜明对比,美国仍处于通缩阶段,10月美国PPI(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微增0.4%,继续低于市场预期。从目前的经济基本面和核心物价来看,美联储没有必要立刻对货币政策进行紧缩性转向,进而推动美元走强。
但是,不能排除美元逐步转入长期强势的可能。一方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二次引爆”,再次出现惠誉等美国评级机构“火上浇油”的微妙身影;另一方面,美国政府飞速推动通用汽车IPO,并采取一些回收为应对次贷危机所注入援助资金的行动,这些做法令投资者对美国政府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逐步产生较为乐观的预期——美国在左手继续“印钱”的同时,已经开始右手“收钱”。
从11月初以来美元指数具体走势看,美联储实施二次定量宽松后,美元指数不跌反涨,令一些敏感的投资者产生“否极泰来”的联想:一旦此次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成为“利空出尽”,那么后期美元就有了最好的走强理由。
目前,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继续表现出消费不振、经济紧缩的状况,新兴经济体却大多经济偏热、资产泡沫累积、热钱流动频繁、通胀较高。在此背景下,对于未来美元走向的演化,有必要保持密切关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被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