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硕士月薪 竟不如保母

大陆社会各阶层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对抗中,近期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形之一,就是戴四方帽(硕士生)的月薪,竟然不如陪月(又称月嫂,即保母),使得广大白顶阶层大叹“做白领不如做月嫂”。

香港经济日报报导,今年以来大陆通货膨胀快速升温,在民间先后出现“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苹甚么”等非常贴近民众生活困难,又容易上口的名词。

这些现象不仅增加了中低收入民众的生活成本,也吹走了白领阶级的骄傲,因为广大上班族意外发现,自己的薪资涨幅及与老板的议价能力,竟然比月嫂等钟点工都不如。

一位南京叶姓女士就说:“刚毕业的研究生月薪3,000元(约新台币1.37万元)。我找个月嫂,报价已经4,800元(约新台币2.2万元),做白领还不如做月嫂。”她指出,自己几经周折才抢到陪月员,付出的报酬竟然比她的月薪还高。

有大陆家政业者表示,今年陪月员的工资涨幅最大,“以金牌月嫂(月嫂中等级最高者)为例,2007年时月收入是4,200元左右,2009年是4,400元,如今肯定要破5,000元,否则就会被其他公司挖走。”

即使在西部地区的甘肃兰州,陪月员的薪资也丝毫不逊色,介于人民币3,000元至4,500元(约新台币20,500元)之间,远高于当地白领阶级的平均收入人民币1,500元。

报导指出,会请月嫂的大多是80后(1980年后出生的世代)。这一代的大陆年轻人自小在万般宠爱中长大,自理能力差,又讲究生活品质,因此具备专业护理经验的月嫂,大受80 后的市场欢迎。

不仅如此,钟点工(兼职工作)也变得抢手,议价能力大增。深圳市民李小姐表示,才请了三个月的钟点工,突然要求加薪,从每个月人民币800元涨到1,100元。李小姐只能无奈接受。

她说:“这年头要找到合适的人很难。很多邻居的钟点工都加价了。”

阅读秘书、钟点工

在大陆社会中,“钟点工”意味按照预定时间工作的人,而且严格守时。因为超出时间雇主必须多付钱。

需要钟点工的行业不少,例如服务业(保母、清洁、餐饮)、家政公司、送报生、外卖小弟等都是。这类工作通常的特性,在于其工作需要在一定时间集中处理,而且多半是技术性质不高的体力工作。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