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市两河森林公园曾于O七、O九年举办过两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如今被遗弃,沦为短命工程;与此同时,由当地政府投资四十亿元新建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公园悄然动工。成都当局在短短三年内两次打造同类主题公园,却没有说明为何要弃旧迎新,令人心生疑窦。
事实上,类似的短命工程在神州大地比比皆是。重庆数年前斥资一千多万元兴建占地四十多亩的新殡仪馆,○七年完工后却一直未投入使用,如今这个号称“民心工程”的殡仪馆已杂草丛生。在北京,当年为迎接奥运会花了上千万元翻新的门头沟体育中心,现在却面临被拆卸的命运,因为区政府计划建一个规模更大、设备更先进的体育中心。
短命工程在全国各地频频出现,有的是官员规划短视导致,有的是拆迁卖地的利益驱使,但更多情况下,是地方当局大搞形象工程的产物。
近年当局推行干部轮换制度,官员调动频繁,地方官都抱持“短期心态”,而正是这种心态催生了短命工程。部分官员急功近利,不顾一切为升迁炮制“政绩”,为了给形象工程开绿灯,他们不惜弃置仍有使用价值的现有设施。
短期心态 急功近利
例如,北京门头沟体育中心办公楼仍有八成新,运动场的塑胶跑道和足球场都完好,连看台座位也是新近才更换的。门头沟区政府强调,未来有十多万居民迁入该区,所以要建新的体育中心。但他们始终无法解释,为何一定要将旧体育中心拆掉,怎么不留给社区使用?
出现短命工程的另一个原因是,当局考察地方官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唯GDP论,“不管黑猫白猫,把GDP搞上去就是好猫”。在这种意识驱动下,一些地方把工程建完就拆,拆了再建,正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有的地方GDP增长速度很快,数字很好看,但并没有相应地增加社会财富,反而浪费了社会资源。比如,建桥是GDP,把桥拆了又是GDP,重新再建还是GDP,在一座桥上干了三次,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但真正形成的财富就那么一笔。
值得注意的是,对短命工程的出现,当局一直缺乏有效的问责制度。本来,制造短命工程是对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是严重的犯罪行为,理应用行政、甚至法律手段予以追究。遗憾的是,迄今为止鲜见有官员因短命工程被罢官,遑论追究刑责。当局的姑息纵容,只会令刻意打造形象工程的官员更肆无忌惮,为短命工程的不断出现制造条件。
短命工程大量涌现,归根究柢是官场缺乏监督的结果,要杜绝短命工程,应从建立真正的问责制开始。遗憾的是,当局对此仍缺乏清醒的认识。
- 关键字搜索:
- 短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