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专栏】齐、楚、燕是怎样打造强秦的?
从秦国灭六国说起(三)

炎黄子孙•华夏民族从诸侯•卿大夫的贵族制宗族社会,转变到君权至上•皇帝集权的乡绅制宗族社会,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变革,在战国两百年的历史时期,要由中原地区起先都不怎么正眼看待、只比蛮夷好那么一点点的秦国,变得在魏、赵、韩、齐、楚、燕的竞争态势中脱颖而出,并独领强国风骚,那可不是偶然的。

这需要有一系列特别的历史安排:不仅秦国废除卿大夫贵族制的变法要彻底开展和成功,还要有打造秦国由弱而强的魏、赵、韩、齐、楚、燕六个争雄国家由强而弱的相应过程。秦、魏、赵、韩争雄,实际上就是春秋秦晋争雄的新格局,晋一分为三,必然就是给落后的秦国开路。这才有商鞅、张仪、范睢、李斯被安排在晋国地区成材,而在秦国大放异彩的历史烟花。除此之外,长期强过秦国的楚国和齐国以及突然“中彩”的燕国也要安排走向衰弱。历史不是生产力,而是生命。生命没有真正自发的历史,一切都在安排中,只是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

春秋的历史从郑国庄公不尊敬周王室——手下将军箭射周桓王的肩膀——开始,引出姜子牙的后代齐国桓公“尊王复礼,攘夷扶弱”的称霸史迹。“姜齐”霸业虽短,但强国地位直到春秋末年,仅次于晋国,基业妫姓田(陈)氏代齐。

田氏齐国,简称“田齐”,是战国七雄之一。妫陈完于齐桓公时入齐,在齐国做异性大夫,传五世至陈桓子时,陈氏开始强大和得民心,逐渐兼并栾、高、国、鲍、阚等卿大夫的族地。战国中期的公元前386年,陈(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诸侯,成为齐国僭主。田齐的国都没变,疆域亦沿袭姜齐之旧。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田氏齐国能有多风流?依然一江春水向东流。

田齐之太公立国之初,国都临淄的稷下学宫,成为士大夫结社聚贤之地。齐威王、宣王时,稷下学宫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人才济济。田齐称王,从威王开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任用孙膑为军师,两次大败魏军于桂陵、马陵。齐威王改革依然如同魏、赵等国,没有触动贵族制度的根本,士大夫邹忌、田忌之争,接替了春秋时代姜齐的卿大夫之争。结果依然跟姜齐一样,君权无秦国的威力。所以尽管齐国可谓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的代表,却没有实力统一中国

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确实能让齐国威风东方,却也仅仅如此。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在孟子劝说下,伐燕并占领燕国。齐国在战国中晚期,一直雄健着,看似与秦国势均力敌:联合韩、魏,先大败过楚国;后攻入函谷关,迫秦求和过;还参与苏秦组织的联合赵、楚、魏、韩攻秦的合纵战争。齐甚至还灭了宋。因为齐国变法图强的接力棒已被秦国接过去并不再递交。所以齐国想无限兼并就不被允许,抢夺秦国的势头立即被阻止,居然是被燕国。

战国七雄之中,比韩国还弱的燕国居然差点灭了齐国。这就是上苍给齐国的警示:可以陪秦国练一练身手,却不要想入非非。公元前284年,齐国被燕国上将军乐毅联合楚、魏、赵、韩的五国兵马攻破都城临淄,失去70余座城池,仅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城池。即墨城推举田忌为将,与燕国相持五年后,田单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复国。但此后齐国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国抗衡。

一直有力量并直接可与秦国抗衡的是楚国。秦楚接壤。楚国虽然也与秦国一样地处中原边缘,却比秦国更被中原注目。它不仅跟齐、晋、鲁等国一样有八百多年历史,而且是最早自立为王、我行我素的国家。而且楚国早就是地盘最大的诸侯国,并在庄王时代就已经动了取代周朝成为天下共主的念头。也就是说,秦国崛起,最主要的对手并非魏国、齐国这些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的代表,而是跟它一样不以文明为荣耀而以活力无限而耀武扬威的楚国。但是楚国也在昭王时代灭这个、那个时,早于齐国200多年,就遭遇过几乎覆亡的危难,居然是跟燕国一样突然雄起来的吴国。还是由于越国间接、秦国直接的帮助,楚国才得以保全。

楚国在战国之初比秦国强势得多。楚惠王兼并蔡、杞,楚东拓疆土尽有江淮以北之地。楚简王元年兼并掉莒。前400年,韩、赵、魏三国屡次联军攻楚,楚国有了危机感。楚悼王任用吴起开始富国强兵性质的君权变法,国力迅速强大。但楚悼王死后,吴起被贵族杀害,人亡政息。这就是说,尽管历史安排了秦国的变法崛起,却是一视同仁地给了中国华夏族人其它国同样的机会。而且是先给魏国、楚国、赵国、齐国,甚至郑国、鲁国机会的,就是看哪里会先确立起君主权威。魏国把李悝变法进行彻底,楚国把吴起变法贯彻下去,君主权力先抑制住贵族特权,维护自己国家将已有名字的庶民的家人生活的稳定,就没有秦国的戏了。

楚国如果贯彻吴起的变法一百年,也就没有商鞅、张仪、范睢、白起和李斯出现的必要了。根本就不会有白起。楚威王沿袭贵族扩张领土的传统,西至巴国,东近越国、兴盛一时,国土成了世界第二大国(亚历山大帝国第一)。这看似不错,但这样的兼并土地是要分封给卿大夫的,有才华的寒门士人没戏,这就没有新气象,适应不了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崛起、田氏代齐的士大夫结社的新要求。但是楚国卿大夫贵族维护特权的力量,却比中原发达地区和不发达的秦国都要强大。封建的卿大夫文化传统重氏族轻个人,结果王族后裔、战神白起去了楚国。

也还有年轻贵族屈原、宋玉等在楚国。抒情浪漫表象下是个性。公元前329年,秦惠文公跟张仪会面那年,楚怀王用贤臣屈原革新弊政,再显振兴气象:公元前323年,派兵北伐魏国,在魏国襄陵大败魏军,夺取八座城池,成了世界上国土最大的国家(当时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公元前318年,组织七国联军,西征强秦;前306年,派军攻越,攻占原吴国统治区域,设立江东郡。国势不错。

在历史拐角这时候,楚国略占秦国的上风。如果楚怀王能看清秦国王权和军力最强这两个政治优势,补好王法任贤抑制贵族群体腐败的课,坚守合纵外交长久联齐抗秦,并坚定不移地把削弱和消灭秦国当作百年大事来做,以迁都咸阳为目标,那么灭六国而统一中国就是楚国了。这时候楚国兼并土地扩大卿大夫的领地和物质利益,没有扩大王权维护庶民安全利益以创建新秦国似的新楚国重要。

但历史没有如果。楚怀王跟魏、赵、齐等国一样,由于贵族一致反对而无力推进新政,也就惟有贪图近利被秦国一骗与齐国断交,二骗被秦国掳作人质。这两骗之间丹阳、蓝田、召陵三战三败,注定楚国没落的命运。楚怀王被秦国囚禁,也可视为上苍给楚国卿大夫贵族出的舍特权、强王权的难题。楚国贵族没能正确答题。如果卿大夫都少考虑一些本氏族的私利,之前吴起不会被杀害,这时候白起也不会跑秦国去。公元前278年,楚国被在秦国为将的白起击败,祖庙被烧,屈原投江。这是上苍削掉楚国福分给卿大夫贵族害白起、弱王权的严惩。秦昭襄王骗楚顷襄王嫁公主给他,顷襄王开城迎接并没有的亲事,结果丢了都城。国都如心,之后楚国两次“换心”。贵族不让权,君权小儿科,国家动荡不安衰落。

燕国是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的姬姓诸侯国,周朝召公子孙的封地,都城在“蓟”。燕国居民,没有晋国、鲁国姬姓华夏族的血统纯粹,融合了当地的旧商贵族以及游牧民族。春秋时期,经常遭遇山戎的大规模侵略,凭借齐桓公“攘夷”的霸主义务,才没有亡国。燕国从西周到战国中晚期都长期是弱国。

从战国初年到中期,燕国都一直恪守西周春秋残缺的贵族礼制,没有变法举措。田氏齐国和北方的东胡都不断进攻燕国。燕长期以来靠韩、赵、魏三国的支持和对东胡采取防御为主的战略,才保持着国家的存在。战国中期的前323年,燕国君称王。跻身七雄之争。前318年,燕王姬哙“禅让”王位给相国子之,全部收回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玺印,交由子之任命,引发前314年太子平等贵族反叛的“子之之乱”。齐国趁机伐燕占领燕都,中山国也趁机出兵攻占了部分领土。燕国几乎被灭,燕王哙和子之被杀。由于燕国军民奋力抵抗和赵、韩、楚国施加压力,齐国才被迫退兵。前311年,燕昭王继位,决心报仇雪耻,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的结社传统,汇聚苏秦、乐毅、邹衍等外国人才。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经过28年励精图治,燕国成为因人才而崛起的一时之强国。

公元前300年,在东胡作燕国人质获得东胡人信任的燕将秦开回国,起兵袭击大破东胡,将边境向东推进了一千多里,大大开拓了燕国的疆域,开始修筑北长城。苏秦出使齐国,首先说服齐宣王归还趁燕国内乱攻下的十城,然后鼓动齐国攻打宋国,离间齐赵两国的关系。前286年,齐国灭宋国,各国震动而成立反齐联盟。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秦、楚、韩、赵、魏五国伐齐,获得大胜,五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并杀死齐闵王,报了当年齐国入侵燕国之仇。齐国疆土只剰莒、即墨二城,被乐毅带重兵围困,呈亡国之势。

伐齐战争胜败皆因乐毅。燕惠王即位后,中齐国即墨守将田单的反间计,以平庸的骑劫代替乐毅指挥战争,造成了燕国军心动摇。田单以火牛阵一战大败燕军,骑劫为齐军所杀,燕军战败而逃,齐军收复失陷的70余城,趁势复国。燕国争雄就这么20几年,跟魏国、楚国一样陷入大夫私利的贵族制陷阱中出不来。后来燕国成为秦国远交近攻兼并棋局中的棋子,被秦国拨动着,跟齐、赵争斗不已。前236年,赵再次率军伐燕,攻取狸、阳城。燕国屡屡战败,更加衰弱不堪。秦国灭了韩国之后,燕国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嬴政未遂,剩下的时间就是等灭。
 

本文留言

作者唐子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