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女青年大都被干部娶走了(图)

《周末》:当时去延安的这群女性都是些什么人?

她们抱着“救国、抗日”等诸多理想,相信延安是“实现理想之地”。她们以知识分子居多,只有极少数是女工、农妇和家庭妇女。

《周末》:这些女性进入延安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朱鸿召:生活上和男人基本一样,做早操、训练、读书、跳交际舞。

《周末》: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这么多女性的情感问题如何解决?

朱鸿召:很正常啊,就像现在一样,如果双方有好感就可以谈,谈得不错就可以向组织申请结婚。但当时延安条件艰苦,都是集体宿舍,于是就有“星期六招待所”,星期六开放,5毛钱一晚上,双方还要自带被子,早晨起来分别再去工作。如果女方怀孕了,就可以分得一间窑洞,可以成家了。

《周末》:娶这些女性的,据说都是干部?

朱鸿召:大部分是干部。这些婚姻很多是由组织出面介绍,女性一般会同意,很简单也很现实的一个道理,干部享受的物质待遇高。还有当时结婚也有限制,比如说要符合“358团”,意思为“其中一位为团职以上干部,双方都是党员且有3年党龄,年龄之和为50岁”。

别看延安来了不少女青年,但人家未必看上老干部。延安流行一个段子:有个女知识青年与老干部谈恋爱,晚上散步,女青年说:今晚的月亮真好看。老干部说:好看什么?铜洗脸盆子!

当时的洗脸盆是铜制的,黄色,圆形。虽然可说貌似月亮,但如此比喻实在缺乏情趣。女知识青年中流行这个段子,说明她们对地位较高的老干部并不看中。据说,薛明、李宁等中央党校的女学员曾经约定:不嫁老干部!

《周末》:有没统计过,当时去延安共有多少人?其中女性占多大比例?

朱鸿召:1943年12月底,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任弼时发言时说,“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言,初中以上71% (其中高中以上19%,高中21%,初中31%),初中以下约30%”。4万人中,女性接近一半。在延安的男女比例中可以反映,1938年延安的男女比例为30∶1,1941年为18∶1,1944年为8∶1,女性人数是在增长的。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