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蓄水175米在即 引各方关注(图)

【看中国记者金晓刚综合报导】昨日(24日)17时,三峡工程坝前水位达到自2003年启动以来的最高水位——174.78米。预计在26日上午9时,即可达到175米最终蓄水位。三峡官员称大坝可应对万年一遇洪水。专家们对此却忧心忡忡。

水位明日将达到“终点”

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防洪处处长王海表示,昨日三峡175米蓄水启动了“最后0.3米冲刺”,17时三峡上游水位达到174.78米,距离最终蓄水位175米仅剩0.22米,进一步逼近“终点”。

王海透露,目前三峡大坝坝前水位与坝后水位的落差已达108米至109米,创下新高,逼近113米的落差极限。另外,长江上游和干流区域安装了400多个遥测站,遥测站相当于“电子眼监测水位变化。王海昨日表示,即便是遇到“万年一遇+10%”的水量,大坝依然是安全的,可以从容应对。据称,“万年一遇+10%”的水量,即水流量为每秒124300立方米。

三峡防洪能力“善变”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博撰文,记得早在7月21日,几乎所有的论坛上都出现了这样一篇《三峡大坝到底可以抵挡几年一遇的洪水?》的时髦文章。文章的立意是说我们的新闻宣传关于三峡大坝的防洪作用在逐年降低。2003年的时候说是三峡可以抵御万年一遇的洪水;2007年时,宣称可以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2008年的时候变成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而到了今年2010年则变成了“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峡大坝上”。

三峡大坝的“牛皮”是否吹破了?从“万年”改成“千年”,再到“百年”,最后仅剩下“蓄洪能力有限,没到人定胜天的程度。”如今水位高涨之际,却又开始吹嘘大坝可以应对“一万年洪水”,专家变化真是快。

呼吁三峡蓄水175米和可能促发地震

最令民众关心的是,三峡的水库会不会诱发地震?三峡集团公司预测,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后,2011年度库区水库诱发地震活动发生重大变化可能性不太大。但有专家持不同意见,其中赵世龙为文:“自2003年6月开始蓄水135米以来,引发地震不断,并导致湖北重庆多地压穿形成天然气井喷。如2003年 6月份三峡蓄水成库,三个月后的9月15日20时30分,大坝以西直线距离300多公里的长江南岸鄂西利川市建南镇黄金村,一口废弃多年的古盐井突然发生强烈天然气井喷。这个井口直径6.25厘米,底部有4个气体喷口同时穿越地层向上喷发,日泄漏量约4万立方米,喷发的气体高达20米,震耳欲聋的气流声在几百米外都能听见(在长江南岸方斗山背后。与长江直线距离不过几十公里)。”

“2003年12月19日20时31分,三峡水库诱发了蓄水成库以来最大的地震——大坝以西直线距离80公里巴东小溪河西岸马鬃山村,发生了烈度为2.5 级左右的地震。三天后,距大坝以西直线距离300多公里长江北岸开县天然气发生井喷,导致244人死的严重矿难(与长江直线距离也不过数十公里)。”

他在文中指出,这些偶发事件,都与三峡蓄水后地表水压陡然增强有关。三峡蓄水之初的蓄水高程是海拔135米,库容123亿方,而到今年工程全部竣工时,蓄水高程将达到海拔175米,库容为393亿立方,是此前库容的三倍多,相应来说,对地表地层的压力也增大了几倍,岩溶地形的断裂、岩隙、溶洞为库水高强的下压力渗流,三峡可能面临更为诱发地震、压迫川东天然气田导致井喷的严峻形势。最近的地质调查发现,川东鄂西存在着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田,可以说地底下尽是天然气包。二次蓄水发生的几千次中小地震是一种信号,这是地层在积蓄能量,一但蓄水175米的高压强到来,可能发生变量的风险就会增高。

他呼吁:“在5•12地震成因和三峡成库是否促发地层版块断裂活动等问题没有搞清楚前,三峡不应贸然在这个版块活动剧烈,断层地震不断的情况下强行蓄水。天大地大,人命为大!近来,持与我相同观点的专家学者,也正在发出紧急呼吁”。

本文留言

作者金晓刚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