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贵族(图)
生命,因无私而高贵
每次拜读章怡和先生(章伯钧之女)的《最后的贵族——康同璧母女之印象》,章立凡先生(章乃器之子)的《乱世逸民——记“文革”中的康同璧母女》,泪水便一次次打湿双眼,来自心底的一种敬意油然涌起,对康同璧那无私无畏的胸襟,那扶危救难的壮义,感佩之情难以言表。
康同璧,康有为次女,这位历史名人的后代,上个世纪初先后入读哈佛大学及加林甫大学,1909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回国。历任万国妇女会副会长、山东道德会长、中国妇女会会长。曾在傅作义将军召开的华北七省参议会上被推为代表,与共军商谈和平解放北平事宜。
康同璧,这位学贯中西、通今博古、有着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伟大女性,从不以当权者的好恶为衡量好坏人的标准,中华民族几千年相承而来的道德标准是“仁、义、礼、智、信”,这早已溶入了她的灵魂深处。这位果敢无私、博学睿智的老人,当章乃器、章伯钧这些中华民族的脊梁,被当作“顶级右派”被打倒、被践踏的时候,老人家不顾个人的安危,挺身而出,以仁爱之心礼遇他们,精神上支持他们,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接济他们,危难中保护他们,不是虚情假意的敷衍,而是全心全意的舍生相救,在所有的良善人性中,还有比这更可贵可敬的吗?
中共的历次运动都极为血腥与残暴,不仅使被打倒者恐怖,也令那些旁观者感同身受、毛骨悚然、人人自危。不管什么原因一旦被中共打成了敌人,就很少有人关心原因了,也无需过问是非曲直,划清界限、保住自身是首要的。接下来便是亲戚们断了往来,朋友们基本成了“故人”,昔日毕恭毕敬的下属们大多变成了摇旗呐喊的揭批者,能保持沉默的已实属不易了……市井小人们,社会从来不敢期望他们有什么正义之举,良知,在他们的心中从来不名一文,他们所关注的,只有获取与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直到有一天,他们也莫名其妙的被打倒,大难临头之时,或许沉睡已久的良知才会复苏,可是为时晚矣!
在中共的历次运动中,对于“反革命”家庭来说,除了保命,什么都不重要了,因为什么都未必保得住了,包括尽力想保的命。
面对一次次的夜间抄家,章伯钧夫妇唯一担心的是青春妙龄的女儿——章怡和的人身安全,章伯钧想到了向康同璧求救。
“父亲在介绍了家中屡遭抄家和‘打砸抢’的情况之后,说:‘我老了,红卫兵再怎么搞我,无非骨头一把,老命一条。可让小愚住在这样的危险环境里,我和健生就很不放心了。我想到你这里或许会安全一些,不知康老能否同意,让她每晚留宿贵府。’康同璧说:‘当然可以,而且我非常欢迎小愚来我家。’康同璧打量着父亲,心疼地说:‘章先生瘦了,你千万要保重哇!我现在出门不方便,不能去看健生,替我问候她吧。请转告她,小愚在我这里是最安全的。叫她放心好了。’
“‘我敢说,现在除了康同璧,再没有第二个敢收留我们家的人了。’”(摘自章怡和的《最后的贵族》)
每次读到这里,泪水都会夺眶而出——为章氏父女的危难,更为康老的无私与侠义。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人们往往都喜欢在锦上添花,却少有人愿意去雪中送炭,尽管那一盆炙热的炭火很可能会救活一条濒死的生命。
在人世间,没有比人的生命更值得珍惜的了,人的所有的美好品德便都彰显于对人的生命的珍惜与爱护上。扶危救难,舍己救人的是大善之举;自私自利,见死不救的则恶莫大焉;而那些居心叵测,草菅人命的早已超出了人的定义范畴,只有归于恶魔之类了。道德操守不同的人,上苍与神灵自会有不同的对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些高尚无私之人,其生命自会得到神灵的特殊眷顾。
因为无私,人与人之间才有了温情与信赖;因为无私,人与人之间才有了关怀与救助;因为无私,人间才会形成坚不可摧的力量,共同抗拒能预见或不能预见的天灾与人祸,人类才会在天地之间繁衍永续,生生不息;因为无私,生命才会高贵而永恒;因为无私,生命才有了转机与希望。
拈一瓣心香,掬两行净泪,敬献于无私者的灵前,愿无私的生命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关键字搜索:
-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