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就业王牌”没打好 (图)

就业是一张王牌。美国政界人士表示,中国出口正不公平地导致美国人失业。中国领导人回应称,如果人民币升值,他们本国的就业也会陷入险地。“中国出口企业将大量倒闭,工人将失业,农民工将返乡,”温家宝上周辩称。

所以,下面一点值得注意:即,中国在创造国内就业岗位上一直相当低效。据如下来自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图表显示,尽管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比其它亚洲经济体快许多,但它的新增就业却不及它们。

1990年到2010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令人敬畏的10.5%,但年均就业增长却仅为1%。在过去十年内,尽管泰国、韩国、印尼与印度经济活力相对较弱,但它们的就业增长却更为强劲。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王庆(Qing Wang)与何泓哲(Ernest Ho)在周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究其原因,“中国过去二十年的强劲增长,劳动力供给量的作用要小得多。”

生产率加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的高储蓄率,因为它压低了资本投资的成本。而且,生产率还可能会进一步增长,因为资本仍然很便宜,且工人正逐渐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也有人质疑,中国是否拥有进入增值产业的技术。)

为了寻找新工人,企业将不得不迁移至农村地区;政府将不得不利用社会保障性住房与其它服务来争取农民工。尽管如此,届时仍会存在大量需要工作的农村居民与中年人——只因为过去的增长未能提供给他们就业。

对于那些辩称中国正面临劳动力短缺、而这种短缺会让工人阶层变得更强大的人来说,上述内容是有力的反驳。但它同时也表明,温家宝对人民币升值会如何影响产业工人的关注可能是错误的。中国真正的问题在于,它一开始就未能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

本文对原文有所删减,原文请看这里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