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预测今后20年4亿农民工将市民化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预测,今后20年内,中国要解决4亿农民工的市民化,每年要投入2万亿元人民币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非盈利智库型基金会。基金会21号发表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指出,中国农民工的市民化是指允许那些已经在城市长期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在自愿基础上获得所在地城市的市民身份,完成农民工的市民化。

这需要对城市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按照每人平均10万元计算,每年要投入2万亿元人民币。这些投入需要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

报告说,200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46.6%,是最近30年间世界上城市化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目前中国的1.45亿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就业、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还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并没有融入城市社会。

旅美中国问题专家冉伯恭教授认为,中国这些年来的高速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在剥削农民工的基础上获得的,今后必须改善农民工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大家都知道中国农民工人数很庞大。农民工工资待遇都很低,而且对中国的建设贡献很大。

可以这样说中国最近20年来经济上突飞猛进,大量发展跟农民工的贡献不能脱离关系,但是农民工待遇很差,不能得到都市市民的各种福利享受。特别他们子女的教 育问题非常严重。我个人的想法就是说中国这20年可以说是在剥削农民工来建设国家。这个制度不能维持太久,这不合理也不人道。”

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的蓝云教授也指出,中国农民工多年来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而政府对他们的子女教育却没有提供应有的条件:“民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拿出一部分前来帮他们办一个学校,让他们的孩子受到教育,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分。

如果家长不让孩子去上学,家长犯法。如果政府不提供教育的条件让学生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的话,那就是政府犯法。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事。”

就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议题,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学习时报》也曾发表署名文章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经济内需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

目前,中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接近1.5亿人,未来20年,还将有4亿左右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加上现有的农民工,会有上亿个家庭在城市居住。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让农民工在城市有稳定住所,实现稳定生活,满足这些人的消费、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创造巨大的内需。

如果每年有1000万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实现市民化,完整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将使中国经济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冉伯恭教授表示同意这个分析:“我很同意,我认为现在中国解决农民工(问题)最彻底的办法就是让农民工逐渐地在城市里居留合法化,享受城市居民同样待遇。不能像现在这样子在城里住好几年了,结果他还算是户口在乡下,非常不方便,非常不合理。”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预测,如果能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逐步消除阻碍城市化发展的制度和其他障碍,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