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责任不仅仅是报道事实(1)

2007年8月23日星期四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瓦房小学教师毛利辉无疑是今年以来最有名的"网络红人"之一。年初,他将他的学生们衣衫褴褛的"走光"照片贴在了网上,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爱心狂潮"。

我们的记者非常敬业,不仅深入大关县寻访到毛利辉,与毛利辉促膝交谈,听他诉说心底里最真实的话,还同毛利辉一起翻山越岭,亲身体验乡村教师的艰难生活。

记者传了稿件回来。值班副总编觉得有一些细节拿不准,把稿件送到我这里。

这是一篇有冲击力的深度报道,看得出来记者下了工夫。他选取的报道视角也十分独特,没有停留于对这次爱心事件的简单追踪,而是探讨了"爱心狂潮"背后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诸如:全国各地已有7000多件包裹寄到了瓦房小学,一直到现在还有捐赠在源源不断涌来。捐赠品主要是一些衣物,足够孩子们每人分上好几百件;而瓦房小学的孩子们用不完,又没有一种机制能让这些捐赠惠及更多的山区穷孩子。还有,毛利辉和他的学生们在网上成名以后,不断有机构来邀请他们出席各种筹资、义演等活动,使他们深陷于"商业"的困扰之中,等等。

值班副总编拿不准的是文中的几个细节。记者为了表现这次"爱心狂潮"也给当地带来一些苦恼,用了这样一些事例:乡里邮局的邮递员为了处理蜂拥而至的"爱心包裹",工作量剧增又领不到加班费,不堪重负辞职不干了;不少爱心捐赠因地址不详被直接寄到了县教育局,局里不得不花一些人力物力财力转运这些包裹,为此怨声载道;很多衣物因为是旧的,卫生局还得花钱出人来集中消毒;县里为处理这些捐赠品已经花了好几万元,成了这个贫困县"沉重的额外负担";毛利辉的手机都快被打爆了,每个月的话费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等等。

值班副总编担心这些细节给整个报道带来负面效应,下不了决心签发这篇稿件,要我来定夺。

第一部分 15.记者的责任不仅仅是报道事实(2)

我认为他这个关把得是对的。尽管记者写的这些我们一点也不怀疑其不是事实,但是,新闻记者的责任不仅仅是报道事实,还肩负着传播正确价值观的义务。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取舍,体现他的价值判断,并向受众无声地传播着这种价值观。

如果把这些新闻事实都不加取舍地写进稿件,那些为山里孩子们奉献爱心的人们就会特别寒心:既然爱心捐赠都被当成了"沉重的额外负担",那还要奉献什么爱心呀,真是热脸贴到了冷屁股!这样一来,稿件传播的就是"奉献爱心没有价值,不值得提倡"的价值观。

实际上,记者真正想表达的价值观并非"爱心不值得提倡",而是"让爱心惠及更多的山区孩子",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稿件选取的这几处新闻事实,却无助于记者对这种积极价值观的表达。

值班副总编主张将上述内容全部删除。我想了想,新闻事实毕竟是新闻事实,作为记者当然应该尊重事实。但尊重事实没有错,对事实的表达也应该讲求艺术。我说:"这样吧,稿件留给我,我来打磨一下。"

我动手修改这篇稿件。我采取的表述方法是:完全客观地描述事实,而摒弃所有主观色彩的语言,记者也不对客观事实作任何主观的价值判断。比如,只讲很多包裹寄到了县教育局,县教育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转运,这是客观描述事实;而引用县教育局一些职工的抱怨,就掺进了主观的价值判断,是需要摒弃的。

我想,在客观的新闻事实有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的时候,新闻记者只要能做到尊重事实、客观描述事实,至少不去传播消极的价值观,也就算尽到了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吧。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