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企业上半年撑死下半年饿死

广东省7月份出口首次突破400亿美元,创广东月度出口值最高纪录,但随着主要出口市场库存饱和,年初企业“短单、散单”陆续交货,预估下半年企业将陷入“上半年撑死,下半年饿死”困境。

香港文汇报报导,出口欧美市场的港资企业均兴金属制品厂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日荣表示,今年上半年,工厂出口额比去年同期成长20%,但随着欧美市场库存渐饱和,8月份出口开始下降,一跌就是30%。

黄日荣说,金属制品的订单周期一般是1至2个月,他目前手头上的订单只能做到10月份,对于年底的订单,他丝毫没有把握。

香港鞋业商会前会长、香港金源鞋业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柱表示,制鞋业的利润一直较低,竞争也比较激烈,目前欧美等主要市场尚未恢复,许多企业为了争夺订单而采取薄利多销策略,导致出口市场库存过早饱和减少下单。

高柱还说,今年以来,随着大陆经济迅速回暖,缺工现象再次发生。鞋企为了招聘工人只好上调工资,“平均上调了10%左右”,使得生产成本水涨船高。而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长期预期,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广东省外经贸厅今年初曾指出,第一季出口订单回升,大多源于欧美经销商补充库存需要。金融危机后,欧美主要市场需求并未根本恢复,市场刚性需求不足,广东前7个月出口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大陆年初一份调查显示,出口企业订单中的短期订单、散单、小单仍占较大比重;有60.3%的企业表示交货期在3个月内,有18.8%的企业表示交货期在1个月内,有14.8%的企业交货期在半年内,仅5.3%企业反映接获全年出口订单。

广东省外经贸厅说,金融危机后外需中长期萎缩、贸易壁垒增多等外因,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劳动力成本猛增、出口政策调整等内因,将使广东今年的外贸出口呈“前高后低,逐月下行”走势。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