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记者谢德润综合报道】8月7日夜晚至8日凌晨,甘肃舟曲县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9日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提出五大自然因素导致舟曲特大泥石流灾难的发生。但有专家认为,灾难背后存在着极大的人为因素。
甘肃舟曲早已水土流失
根据南方都市报的报导,一批外国地质工作者早在2008年就警告说,舟曲地区存在发生泥石流的危险,而且当年就发生了60多起山体滑坡事件,只是没有人员死亡。另根据网易提供之卫星照片,可清楚看见泥石流前之舟曲县城后面山坡上,因过度开山挖矿、交通建设,而使植被受破坏而裸露,造成泥石流滑动速度加快,且灾害影响加剧。
舟曲县核心区灾前灾后遥感卫星对比图。(比例尺1:4000)来源/国家测绘局
舟曲县核心区灾前灾后遥感卫星对比图。(比例尺1:4000)来源/国家测绘局
过度环境破坏 河滩地上建镇
8月10日,从白龙江南岸的高处拍摄的甘肃舟曲灾区全景。画面中,泥石流从大山上泄下,穿过舟曲县城最繁华的街道灌入白龙江形成堰塞湖
舟曲城区是全县滑坡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当地存在一山口直冲舟曲城区,且经多年冲刷形成明显沟壑,分别于1978年、1981年、1989年及1992年因水患造成房屋毁坏倒塌共计1671间与部分人员伤亡。而当地有相当数量耕地是从泥石流堆积扇上开垦出来,形成河滩地上建镇的奇特现象,当地修建的排导沟并无法满足泥石流排导要求,只要发生暴雨耕地便会首当其冲。另外,白龙江河谷为滑坡灾害分布最集中的地带,白龙江流域的上游过度开发与大型水利工程,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恶性变化,由此诱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不断,严重威胁著当地居民的生存安全,当地政府对县城的规划和选址,显然的忽略了这些重大因素。
建立检测预警体系 加强演练灾时自救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四川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曾经沿白龙江做地质考察。他说,据相关统计,过去200年间,舟曲县城北边河沟三眼裕曾经发生过大约11次较大型的泥石流,且从1950年到2000年期间植被的破坏很严重,白龙江上游森林面积减少了大约70多万亩,坡度在40度以下的土地基本都被开垦。耕地不断扩大,加速了水土流失。
范晓说,舟曲现在是个小雨小灾、大雨大灾的县城,因此,城市的规划中,建设泥石流的拦截与排导工程都显得特别重要。他还强调应建立检测预警体系,平时就应加强演练灾时民众的自救:“因此从下暴雨到泥石流下来,这次还是有两个多小时,如果一下暴雨就进入警戒状态,随时可以疏散(居民)。他们应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检测预警体系。”
舟曲县的特大泥石流灾害,截至8月10日下午5点,大陆官方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是,702人死亡,42人重伤,1042人失踪。综究其因,该次灾祸究竟是是天灾异或人祸?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人祸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