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外界质疑

【看中国特约记者李元翰综合报导】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7月30号表示,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此,一些专家学者提出质疑。中国官方统计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一直被外界指责缺乏可信性。今年上半年全国GDP数据,又曝出与各地GDP统计不符的现象。

中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99万亿美元,接近日本的5.07万亿美元。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份公布的数据,尽管中国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出现放缓,但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仍达到11.1%。

此前,联合国亚太经济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将达到9.5%以上,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英国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所日前也在一份报告中认为,按照购买力计算,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30号对胡舒立主编的《中国改革》杂志表示,30多年的经济迅速发展让数亿名中国人实现了脱贫,但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有自知之明。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系教授胡星斗对自由亚洲电台说:「GDP虽然高,但是人均收入确是在世界上排名靠后。而且中国工人的工资和农民的收入占GDP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中国的GDP的水平很高并不能反映人民的富裕程度。确实应当叫做国富民穷。」

中国的人均GDP目前只有约3800美元。而中国政府今年的财政收入预计将高达8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二富有。有调查显示,中国最低年收入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在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158位,甚至低于32个非洲国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对美国之音说,在中国GDP持续高增长的背后,贫穷的民众比率非常高,北京等大城市的低收入民众占80%以上。

他认为,中国近些年GDP的快速增长主要靠房地产拉动,如果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不挤破,中国的GDP数据再高也是没有用的。

易宪容表示,现在的问题是政府一方面出台政策,控制房地产市场无序扩张;一方面又把房地产业做为GDP增长的工具。从根本上说是政府把GDP做为考核官员政绩的理念没有改变。

截至7月31号,全国29个省区市公布今年上半年GDP数据,总数为18.01万亿元人民币,远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GDP数据。加上未公布数据的上海和贵州,估计31省份之和比全国GDP多出1.53万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指出,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打架」,本质上还是考核体制导致地方政府惟经济论,使得各地数据出现「掺水」的可能。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接受新唐人采访时说:「中国政府定下保7%、保8%、保10%的数字时候,是为了达到政治上的含义,而地方也是一样,整个社会的官僚阶层现在已经形成这样一种习惯性的做法,造假不会被惩罚,也不会被谴责。」

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刘正山表示,地方政府要想保证GDP增长的硬指标,见效最快的手段就是加大投资。中国GDP增长严重依赖货币投入,跟政府一贯的经济发展思路有关。

刘正山博士指出,老百姓的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一直是下降的。在钢铁水泥等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为了追求GDP的高数据,而继续投入大量资金,只能产生更大的低效率,是另外一种浪费,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数据,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而中国对此提出质疑,不承认这一研究结论。

不过,易纲承认,中国经济的问题是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长率肯定应该逐步慢下来,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比较小。他指出,中国目前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已经到了空前紧张的地步。

温家宝总理7月份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复苏的艰难程度都超过预期,中国的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

中国官方经济学家提出,中国经济目前主要面临六个「两难」局面:包括「保增长」与「调结构」;稳定通胀与物价上涨压力;「控房价」与「保经济」;工人加薪与制造业下滑;人民币升值与出口不稳定等。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今年经济增长从第二季度开始放缓,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减少中国对進口铁矿、工业原料和其他外国产品的需求。中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还是硬着陆,受到全球市场关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李元翰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