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古人的心理养生法(图)

心理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总括,包括思想情趣、信念欲望、个性特点及道德观念等,古人称心理为“神”而心理养生的预防为“摄神”、或是“调心”等。

心理养生的思想和方法在道家的养生观里早有论述,他们主张去贪心、减私欲,提倡“少私寡欲”“守静笃”甚或“无欲忘我”的恬淡养生法。

圣人孔子提出“仁者寿”“智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倡导只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得长寿,只有自强不息,生命才能持久。孟子与孔子一脉相承,反对苟且偷生,要求通过修养意志,调节情感而无使太过。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们也主张养生及用脑防老,主要体现在“平正”的思维。特别是《黄帝内经》“素问篇”里的“上古天真论”所提倡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心理养生法以及“素问篇”里的“四气调神大论”所提出的四气调神法,更是为后世奠定了心理养生的理论基础。

秦汉两晋时期,心理养生的理论渐趋完善、成熟。《淮南子》宗老子“虚静恬愉”之说,提出“嗜欲者,使人之气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劳”,更有“大怒破阴,大喜地阳,大忧内崩,大怖生狂”的明训,高度概括了七情过激的致病性。马王堆帛书则突出强调了发泄怒气的防病法。指出“怒若不发浸淫,是为廱疽”,并对培养良好个性与健康的关系也有所论及。古人认为个性和顺则吉,刚烈则凶。

嵇康的《养生论》可说是现存最早的养生学专著,其中强调了净化身心以求长寿的观点,指出“过喜过怒都会逆其正气,过份思虑则会消耗其精神,过份悲哀或快乐会殃及内心所需的平静单纯。”

晋朝葛洪,在《抱朴子》中具体表述了“十伤”及三十多条《不伤身》的措施,如十伤中有“才刚不如愿,就被思虑困住了,伤也;绞尽脑汁算尽方法想要达到目地,伤也”等,他所强调的“凡事务必谨慎细心。不可以不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损而不防”反映了对平时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视。

东晋学者张湛的《养生要集》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当时流行的养生方法,列有“十二少”、“十二多”、“二十八禁忌”、“如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着重从调七情及节私欲方面,具体而贴切的论述了心理养生的要点。《养性延命录》是陶弘景的一本集大成的作品,他以“养性”概括养生,强调调心重于调身。

孙思邈是个大医学家,他非常重视道德修养,提倡“济扶苦难”、“不淫声色”,推崇养生有五难之说,即“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

对于道家养生观,有人从消极方面理解,认为无所事事、闭门静坐就是恬淡虚无。虽知恬淡以自守,全不知恬淡之中有妙用;虽知虚无以为理,全不知虚无之中无不为的道理,强调养生在于“知其本” “正其源”,要妙用脑,主张勤奋而无不为。

唐代著名长寿老人张公深得养生之道,提倡“忍”〈有百忍〉歌流传于世,其中道:“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

这些论述既有养生意义,又有指导做人的道理。循着先人心理养生思想的脉络,我们窥见古人在养生防病的实践中每将护养心神置于首位,认为心调则形健,神衰则体败。

由此可知,心理养生在预防医学中的重要。今只稍寻一些古人对养生的立论,盼能让更多人明白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与整个人类社会道德回升密不可分的,不在医学的技术,不在新药的开发。只要遵从人伦、道德,健康人人可得。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