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为求政绩浪费巨大能源

近年来,中国各地建设从普通民居到豪华酒店接连被爆破,损失的水泥和钢筋都是高耗能品。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表示,中国过度追求建筑面积,耗费大量能源,更可怕的是这种浪费反倒成为官员的政绩。

据大陆媒体报导,年收入只有3000多万元的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却不惜斥资60多亿元建造新城,10年下来,只留下一堆“烂尾楼”而停工。清水河县的 例子代表城市建设不合理的规划。一些城市规划粗糙,居住区与工作区太远,耗时又耗能。其他地区同样也出现过度追求城市规模,兴建大广场、奢华办公大楼情 形,导致耗能上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撰文指出,中国13亿人口大流动,将来交通在总耗能比例会越来越大,而铁路建设迟缓,交通发展导向不明确也加剧隐性浪费。

倪维斗认为,在追求GDP增长的强力驱动下,无硬性规定高耗能产业每年总耗能降低的指标和相应的措施,让总耗能快速增长的大门是敞开的。

报导指出,中国GDP占全世界比例不到5%,却消耗了全世界30%以上的钢铁、47%的水泥,而且增长趋势不减,反复建设中刺激了钢铁、水泥、建材的生产,却造成巨大的能源严重浪费。

在中共缺乏责任制度和对能源利用率有效监控的情况下,由此产生象清水河县建设新区和某些城市的“短命公路”,种种决策失误导致的巨大能源浪费,却难见到各级政府的总结报告中提出,官员也无须承担责任。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