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药价的“老底”到底有多难?(图)
药企狮子大开口猛涨价,这是一种木已成舟后的无赖之举。
去年售价还是93.5元的药品,如今价格提高至170元;去年售价1082元,如今售价1580元……就在各地纷纷开始新一轮的药品招标采购期间,记者发现,一些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开始悄然涨价,涨价最高的药品涨幅达到近90%,一些仿制药的价格甚至超过进口药。(6月17日《中国青年报》)
药企看到自己的产品进入了医保目录,有了更稳定的市场,就狮子大开口猛涨价,这是一种木已成舟后的无赖之举。
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药企的大幅涨价行为是如何得逞的。
按照我国目前的药价形成机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由国家发改委制定价格,而国家发改委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全部调查清楚每一种药的价格,只能参考各地招标价格。而在各地药品招标价格的形成过程中,企业则起着主导作用。有的企业在最终的医保目录公开前,就已经获知自己的产品是否进入目录,从而有机会进行价格操作。
当企业获知自己的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会马上填写一个表格,列明涨价的原因,向当地物价部门进行价格调整备案。涨后价格获得当地物价部门认可后,企业以此为据到各地参与药品招标。一位业内人士说,“用这样的方法操作半年或一年后,发改委看到的价格,就变成了企业上涨之后的高价,所确定的政府定价,自然也水涨船高。”
显而易见,发改委和物价部门都被企业牵了“牛鼻子”。为何具有审批许可职能的权力部门无奈地盲从了企业的意愿?摸清药价的“老底”到底是多难的事?为何两个职能部门都毫无办法?发改委的理由是“工作量大”,物价部门的理由则是“工作压力很大”。
两部门对药价的无解令人大失所望,其实,药价的构成并没有多么玄奥高深,估计一名合格的成本核算会计就可以搞定,两个专业的职能部门,人才济济,却视药价底数为莫测难题,真搞不明白,到底是两部门能力确实有限,还是因为某种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而装糊涂?
不管是进入国家药品目录的药品,还是没有进入国家药品目录的药品,都大面积地存在着药价虚高的现象,而不容置疑的是,药价的虚高与政府指导定价的虚高有着很大关系,本应限定药价保护患者权益的指导价却演变成了药价虚高增加患者负担的借口,颇具讽刺戏谑意味的政府指导价注定引来了怨声载道。
药价虚高已成一大痼疾,要根治这一顽症,首先就要治好“政府指导价虚高症”,让政府指导价对药价形成真正的制约,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并不是有关部门的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态度坚定了,连宇宙飞船都能上天,摸清几许药价,又有多难?药价能不能控制住,就看有关部门下不下决心了。
- 关键字搜索:
-
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