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舰事件凸显中国两头不讨好的外交困境

天安舰事件再次凸显了中国朝核战略的一个传统困境,那就是:两头不讨好。美韩抱怨中国不站在他们一边“主持正义”,而平壤也对中国不肯表现出一个“盟友” 所应有的坚定支持而耿耿于怀,使得中国在朝鲜半岛外交中窘态暴露无遗。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

有评论写道,这几年,我们的政府有长进,到处表态承诺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这是个好事。因为一个小国如果不负责任,对世界的危害还不会太大,但如果一个大国不负责任的话,这个世界就要动荡不安了。想当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斯大林主义,一个刚刚通过北阀基本完成统一的中国,从二十年代又开始陷入噩梦般的内战。以致于直到今天,中国仍然因此而处于分裂状态,两岸兄弟之间为了争夺外交地盘勾心斗角,甚至不惜血本展开“银弹”外交,我们每每还得低声下气地感谢人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

博客中国上作者锦王的文章接着说,我们的老祖宗说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能不能扪心自问一下,在朝鲜这个民族的内战和分裂的不幸历史当中,我们作为一个强邻,究竟对于整个朝鲜民族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们总是骂美国人别有用心,不想让中国早日统一,那么,我们能不能说句真心话,我们究竟想不想让朝鲜这个民族尽快实现统一呢?我们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到底是在向这个不幸的民族行善,还是在施恶呢?我们是秉持公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还是在助纣为虐、指鹿为马,无情地伤害着整个朝鲜民族的今天和未来呢?假如有一天,这个民族摆脱了噩运,民众觉醒以后,他们将会如何评价我们如今所做的这一切呢?换句话说,我们今天对他们所做的,与当年苏联和日本对我们所做的,又有多少区别呢?

谈到朝鲜半岛与中国大陆的特殊历史关联,有分析人士回顾说,朝鲜局势对于中国历来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在明代万历年间,打了7年的朝鲜战争并取得惨胜之后,不出半个世纪,整个明王朝就灭亡了。1894年,同样因朝鲜政局动荡而引发的甲午战争,让中国人在全世界面前丢尽了脸。朝鲜人不得不接着过他们的殖民地生活,可战败的中国却被迫割让了辽东、台湾和澎湖等一大片的领土,外带还赔了二亿两的白银。这不仅延缓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大清王朝也在战败之后的十多年里走向了终点。时至今日,朝鲜半岛的任何风吹草动,对于中国来说依然关系重大,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未来走向。

共识网上作者陈国平的文章接着说,无论如何,一个高度集权、封闭、贫穷而又无视国际准则的朝鲜政权的存在,不符合当今中国的战略利益。近二十年来,朝鲜核问题一再挑动国际社会的敏感神经,这样一个对内政治高压,对外剑走偏锋的专制独裁政权,我们却不得不予以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和坚定的政治支持。为此,中国既承受着不小的经济负担,也赔上了自己的国际道义形象和外交资源。

作者锦王的文章又说,在我们一年又一年做“负责任大国”的承诺声中,在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要求“各方应冷静克制,妥善处理,避免局势紧张升级”的呼吁声中,在我们给予金正日这个反复无常的独裁者越来越高的外交礼遇和援助之后,北朝鲜不仅拥有了核武器,有了越来越先进的导弹,并且还在悄悄地到处扩散,现在又公然以偷袭的方式击沉了天安舰。凡此种种,我们的“负责任”到底体现在哪里?难道一定要让北朝鲜把核武器扔到他们的韩国同胞头上?难道一定要等到金正日把核武器和导弹扩散到伊朗和缅甸?我们这个所谓“负责任的大国”才不再重复什么“呼吁各方冷静克制,……”这样一类拉偏架、忽悠人的外交辞令了呢?

文章最后感慨道,不管怎么说,在国际舆论的一片谴责声中,中国这种模棱两可、不痛不痒的外交表态,的确很丢人!每次人家卖武器给台湾,或者让台湾领导人去访问,我们都会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地指责说,这“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如今,在全世界的众目睽睽之下,为了包庇平壤政权,我们又换成了这样的一种说法,难道就不怕伤害到整个朝鲜民族的感情吗?

综上所述,《联合早报》上中央党校付编审邓聿文的文章强调指出,中国应该毫不犹豫地放弃对于北朝鲜金氏政权的支持。究其原因,这个封建世袭的专制政权迟早要垮台,朝鲜半岛迟早要被南方所统一。届时,如果因为曾经大力支持过金氏政权而尴尬地被排斥在半岛的统一进程之外,甚至被统一后的朝鲜半岛视为民族公敌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