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伤痕不随时间化乌有

1989 年发生的“四天安门事件”将满 21 周年,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表示,人民和政府间的对立冲突甚至流血伤亡,古今中外都有,但留下的伤痕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自动化为乌有。

赖幸媛指出,政府是接受人民委讬行使公权力、是因人民而存在的,为了创造人民的幸福、免于恐惧,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应记取教训、勇于面对、虚心检讨、弥合伤口,这样国家与社会才能真正的进步。

对于 21 年前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大学生,为追求社会公义而提出的的诉求,曾参与台湾民主化过程的赖幸媛以自身经历指出,在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求学期间,因为常与民主运动的前辈交换意见,而一度被当局视为问题学生,所以对她来说,追寻自由与公义不是口号,而是一段刻苦铭心的成长经历。

赖幸媛回忆,“自由中国”创办人雷震当初就是被软禁在世新附近的沟子口住所,那时她常去找雷震谈辩世局国是,晚上进出雷震寓所时,晚间围墙上的探照灯总照得让人睁不开眼睛,一举一动都会被岗哨监视。

提及这段往事,赖幸媛除了希望经济上取得成就的大陆,也能让世人看到中国加速推进人民社会权益的改革外,并呼吁北京重新审视“六四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与结果,因为,这将是开启大陆社会和谐发展、两岸长期和平繁荣之钥。

陆委会在晚间发布的新闻稿中也表示,民主、自由与人权是人类冀盼的普世价值,台湾的民主化过程虽然不是一路都风平浪静,但从 1987 年解除戒严以来,民主化脚步不断积极向前推进,并陆续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明年底以前还将完成相关法令与配套制度的修订工作。

陆委会由衷盼望大陆当局在迈向经济繁荣进步的过程中,也能加速推进政治的民主自由、社会的多元开放,为大陆人民创造更幸福、尊严的生活环境。

时逢“六四事件”21周年,陆委会盼大陆当局正视历史、记取经验,不要让类似事件重演,两岸共同努力促进民主、自由、人权的发展,将有益于两岸关系长远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