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大降8000”是怎么算的?
如果高价的楼盘被变相“捂盘”,而只有那些低价楼盘得以上市交易,在此基础上,就不难得出新房均价“大幅下降”的数据。
昨日,北京多家媒体报道了一则相同新闻:最新一周的北京新房成交价格较房产新政推出前,下降了近8000元/平方米。这一数据,在网上引起诸多质疑。人们普遍“不相信”这一数据,因为切身的感受是,身边的楼盘没有出现如此惊人的跳楼价。
房价大降8000元的消息,其实迎合了公众希望房价下降的心理,按理说人们应该是振奋的。但事实上,人们反而是不相信,甚至质疑媒体的报道。这或许是令数据发布者始料不及的。不可否认的是,发布“下降近8000”数据的机构,其数据并没有造假。需要追问的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数据,为什么与公众的感受相差甚远?
事实上,细读相关报道不难发现,在房价出现“大幅下降”的同时,有不少楼盘没有如期开盘。报道称,北京上周原计划有8个项目开盘,但最终只有4个如期开盘。没有开盘的原因,是这些楼盘没有拿到预售许可证。据记者调查,这些据称没有拿到预售许可证的楼盘,都是高价楼盘。
高价楼盘为什么没有如期发售?据报道,朝阳区一家楼盘的营销负责人透露,在实际操作中,高价项目预售许可证的发放已暂停。按照这种说法,开发商将责任推向了预售许可证的发放部门。如果此言不虚,有关部门为何暂停高价楼盘的预售许可证发放呢?难道是为了得出房价大降的数据?
数据统计,有时候确实是可以“游戏”的,面对同一个市场,你想要什么样的数据就可以有什么样的数据。如果想用某个数据服务于某项政策,“制造”客观真实的数据,有时候并不难。对“真实数据”不信任,类似的情况曾屡有发生,今年年初曾有“去年房价上涨1%”的消息,引发广泛质疑。
如果高价的楼盘被变相“捂盘”,而只有那些位置偏远的低价楼盘得以上市交易,在此基础上统计新房的均价,就不难得出“新房均价大幅下降”的数据。这样的数据,等于用局部替代了全部,虽不能说数据是假,但这种数字游戏能够真实反映房产市场的全貌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关键字搜索:
-
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