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护主义 外资寻找新巿场

继今年3月底谷歌(Google)宣布撤出中国之后,4月份,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调查后表示,中国大陆经商环境已大不如前,加上中共政府对国内企业的保护主义政策,让外资企业感到不安。分析家指出,政治、经济等不利因素,正促使外商开始到其他亚洲国家寻找发展机会。

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在4月26号发布的「2010商务白皮书」中表示:面对大陆市场,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怀疑:在中国长期发展的可行性。因为各种监控管制措施越来越严苛,加上「法规解释相互矛盾」的问题,让外资因为成本提高而降低投资意愿,可能進而「严重阻碍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根据中国美国商会的调查,2009年底,中共政府公布的鼓励本地科技创新规定,由于不公平的政府采购政策,加上排除外商的参与,被认为是新的保护主义,不少跨国企业已考虑将投资分散到其他亚太国家。比如2009年上海市政府公布的五百多项核准的采购产品中,只有两项是由外资企业制造的。

商会主席巴巴拉斯说,中国新的保护主义将外资排除在外,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国是否希望加速与全球整合,或日益走向孤立?

无独有偶,「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今年4月也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正在让外资企业灰心】的文章。谈到许多外资企业感受到中国的保护主义气息。他第一次听到有外商因为厌倦了大陆无法预测的商业环境,而考虑完全撤离中国,准备转移到其他亚洲国家。

外资也质疑差别待遇:为甚么浙江吉利汽车(Geely)就能收购瑞典的沃尔沃(Volvo)汽车,而外商仍必须要先和大陆组建合资公司,才能在中国生产汽车?

近期《彭博社》的报导显示,许多外商公司开始在其他亚洲国家「筑巢」。比如福特汽车在泰国投资10亿美元,与马自达(Mazda)合资设立工厂。奇异公司在越南投资6,100万美元,兴建风力发电机工厂。知名运动品牌纽巴伦(New Balance)计划在印尼寻找分包商,为他们在中国与越南的工厂寻找新货源。纽百伦亚洲区经理茱迪斯‧马凯(Judith Mackay)说,这是「中国加一策略」。增加在亚洲市场的多样化经营已成为外商的新目标。

对此,美国新兴市场战略公司的总裁甘布尔(William Gamble)认为,大陆劳工成本不断上升,加上政策法规环境的变化,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已经让中国商业环境的吸引力逐年下降。谷歌(Google)撤出中国恐怕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

美国前任贸易代表苏珊‧施瓦布(Susan Schwab)最近也对香港媒体表示:中国依然是很大的市场,但她最近看到很多美国公司正在寻找新的替代市场。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