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戴晴:张居正窜红京沪浙

 2010-05-04 05:4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一部注资数千万,却遭尘封四年的43集电视连续剧《万历首辅张居正》,突然之间,不仅放行而且窜红。若说这是因为它所依蓝本是在中国摘得茅盾奖的获奖小说,或者说亲自上场自任编剧的原作者诗才、文彩与历史视野如何了得,怕都没有点到痛处。

根据出口而后再转内销的官场消息,似乎是,总书记胡锦涛不仅万忙之中调看了此剧,还相当“推崇”,弄得王沪宁、令计划一帮人都读起了小说。恰如“楚王好细腰”,眼瞧著“当今”与近侍们意义深远之雅好,难道还等著发文件不成?君不见,文彩斐然的封疆大吏汪洋、俞正声辈相继表现出对该剧与该阁臣的或“喜爱”、或“感悟”,唐国强演绎的“大明公仆张居正”,再次风靡华夏——和他十多年前塑造的雍正帝一样,在专制体制依旧、奴才精神不死的中国,成为有别于摇头丸与强心针的另类自我抚慰。

张居正,谁人呢?

中兴名臣——少年时候既由正途入仕,在明代嘉靖、万历朝那样险恶、肮脏的权势攘夺大泥潭滚了一辈子;先帝师而后首辅——“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鞠躬尽瘁的改革家——最后累死在最高权位上。后人打分,张居正荣登绵延千年中国皇权统治史最最名声卓著宰相榜(共六人)。这么一个张居正在21世纪的中国突然窜红,与胡总书记登基之始打出的民主、法制、 “科学发展观”,怕是没有什么干系。但以八个大字概括的张记思想体系“富国强兵,尊主庇民”,与现今唱得最嘹亮的“创建和谐社会”,倒是形似之上又加神似。

虽说自小即聪颖过人、考场平趟,从湖北乡下几乎直达京城权力核心,最关键的几步,靠的还是笼络内廷、结交阉竖、出卖盟友。直到权力到手,开始以少年皇帝之“先生”的资格,浓墨重彩地兴利除弊。想来写小说拍电视的列位,谱出的首辅主旋律:“小修小补已无法挽救朝廷覆亡,只有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才能使国家走出困境”,还真能打动而今处于人造迷离幻境,但毕竟心存惕厉的上下大官人。

什么样的困境?也难怪胡总书记心有戚戚焉。朱元璋之后两百年,明王朝已是奄奄一息。子民给剥扒得贫不聊生,中央财政却是捉襟见肘——钱到哪里去了?官吏中饱啊。那年头固然没有央行与央企,裙带网、驻京办、索贿、跑项目、卖官鬻爵……与今日并无二致。于是,在电视剧里,张居正抖擞精神,不惮触动特权集团的利益,以“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冗员”的手段,节省下公款消费(朝廷的俸禄开支)。当然,张大人查瞒地,推行一条鞭;加大税收力度,改变了政府的财政状况;能识人善用兵,加强了边防、平定了叛乱;并且治理黄河、淮河,建造荆江大堤……。

多么熟悉呀,简直就像发生在今天:毫无权贵背景的平民出身、对邪门歪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西方普世价值那一套)毫无兴趣的张居正,沿著科举正途(入队入团入党),完全靠著个人能力,受到从荆州知府(县地级)、湖广总督(省)、直至翰林院、内阁(中央)……各级领导悉心栽培;接著以“国子监司业”打开并维持人脉,很难让人不想到大家天天议论的“团派”、“秘书帮”;至于张居正发达之前,刻意 “内抱不群,外欲浑迹”,不正是而今官场常嗑儿“不贪不色,你怎么混”?

其实,最爱借古喻今的,非毛泽东莫属。伟大领袖执意为白脸奸臣翻案,引各路英雄竞捧场。套用当年陈毅赠送《蔡文姬》作者的一句话:曹操可以入党了,郭沫若当介绍人。《万历首辅张居正》作者,成功地以自己塑造的张首辅,把话说到总书记心里:张居正改革实施的过程,就是讲真话、办实事的过程。所谓改革,就是打破已经形成但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在各利益集团之间形成新的平衡点。完成这个过程,不但需要改革者运筹帷幄的宏观把握,更需要他们洞察幽微的政治智慧。

法制与法治呢?底层公民的基本权利呢?明代的张居正懵懂懂,今日的公仆们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