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幼儿园血案引发媒体大讨论
4月29日上午9时, 江苏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伤人事件, 一名男子持刀冲入校园, 砍伤31人,包括28名幼儿、2名教师、1名保安。目前受伤者已被送往医院抢救。持刀男子被当场制服。官方新华社说,5人伤势较重,有生命危险。但当地的消息却说,有四个儿童当场死亡。目前官方还没有公布最新的死亡数字。
《明报》引述市民消息说,目前官方不许家长探视抢救中的儿童,市民称“说沒死人,我们是不信的。”并表示怀疑,“可能等开完了世博会(开幕式),他们才会公布消息。”中国的舆论监管部门则下令,赶往当地的外地记者都被要求撤回,事件仅用中央和江苏党媒稿件,不对网民开放评论。
泰兴市的这次血案,正发生在杀人凶犯郑民生被执行死刑后的第二天。3月23日,南平男子郑民生闯进南平一个小学,砍杀小学生,致8死5 重伤,经两审定谳被判死刑。
4月12日,广西合浦一小学附近也发生一起类似事件,2名死者中一个是8岁小学生,另一名为老年女性,另有5名伤者。4月28日,广东雷州也发生一起校园血案。17名师生被砍后送医。记者发稿时,今天早晨(4月30日)7点,山东潍坊再次发生一起袭击校园的案件,凶犯自焚而死,5名受伤学生被往医院救治。
两个月内连续发生的五起校园血案,震撼了整个中国社会。一般认为,校园惨案一再发生,是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
童话作家郑渊洁在泰兴幼儿园凶杀案之写了一首小诗,“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上学去啦。希望这不是永别,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老师校长,我来上学啦。您不能让坏人碰我,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叔叔阿姨,我在上学啊。您有不满去上访,我要活着回家。”但上访能解决问题吗?似乎很难。
因此有网友认为,如果民众再没有适当的途径反映疾苦,没有值得信赖的渠道主持公正,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恐怖事件。
不过,就最近的几个校园血案来看,似乎都有模仿南平凶手郑民生的成分在内,因此,媒体在类似事件中的自律,他律,新闻自由及其边界都成为最近中国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讨论的焦点话题。
中国门户网站,昨天,以海量新闻著称的新浪网的总编辑陈彤在微博上说,“如此的乱世环境中,媒体显然不应该“有闻必报”,特别是近日屡发的砍杀儿童事件。大肆渲染报道的效果之一是大家都不愿意看的:越来越多丧心病狂之徒挺而走险。”
一名网友写道,“接连发生三期这样的案件,媒体的记者们有何感想,希望你们别只顾赚稿费,多想想你们的社会责任,多想想新闻的负面作用,不要无形中当了教唆犯!”
对此,有新闻人就告诉本台记者,“中国媒体人真是有闻必报么?这类悲剧的发生多少与信息长期封锁,大众被不明真相,找不到准头有关吧?象报复当局报复贪官国家机器的报道能大幅报道过么?虽然媒体人可以说这是当局的管制原因,但我们多少在被动为恶吧? ”
博客作者连岳说,“在名人自杀的新闻后,会出现跟风自杀的现象,这除了媒体自律,不过多渲染细节以外,重要的是对粉丝的心理抚 慰工作启动,禁止报道没人做得到。校园血案也是如此,为防止示范效应,只能迅速了解血案后的动机,才有利于社会提升防范能力。”
讨论中,新闻人普遍认为,凶杀案件中暴力、刺激的细节,无助公众参与讨论并不起必要作用,还会加深公众的不安。最需要知道的、最能让公众受启发的,是与案件背后原因直接相关的事实而非细节本身。
新闻人安替介绍,“西方媒体对涉及儿童事件、对暴力事件,为保护受害人,媒体会隐去其受害者相 貌或身份、暴力过程不做渲染,但没有对事件不报道或者克制报道的,这些当是百分百突发头条,这样才能警惕社会加以防范、正义才能声张。”
而有北京媒体人则认为,“从禁令下的那一刻,讨论新闻伦理没意义了。伦理是在享有充分自由的情况下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没有自由的话,只有被选择。”
- 关键字搜索:
-
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