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真快乐掌中剧团

演戏快快乐乐 看戏高高兴兴

 2010-04-14 15:5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真快乐掌中剧团”家传三代,致力于古典布袋戏的发扬与保存。
图右至左为第一代江赐美、第二代柯加财、第三代柯世华与柯世宏。
张铭宏摄影

从2000年参加“匈牙利国际偶戏节”起,“真快乐掌中剧团”足迹遍布美、日、韩、荷兰等地。《武松打虎》、《台湾布袋戏嘉年华》等剧码,精致典雅的戏偶以及高超的操偶技巧,看得老外啧啧称奇。

传统布袋戏每一尊戏偶都是精刻细雕而成,发饰、配件、服装都有考究。张铭宏摄影

观众目不转睛、忘情欣赏精致的古典布袋戏演出。张铭宏摄影

初秋的傍晚,凉风徐徐吹来,台中县立文化中心的户外广场上,架起了一座雕工精致、金光亮眼的彩楼。高亢热闹的北管乐夹杂着四句联、地方小曲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戏台上的艺师正抓紧时间做最后的排演。大、小朋友陆续就座,带着兴奋期待的心情等着好戏开锣。

76岁国宝级艺师亲自献艺

台湾布袋戏界的第一代女演师江赐美带领“真快乐掌中剧团”,当晚将演出《乾隆游西湖──孝子感动天》。戏一开演,76岁的国宝级艺师江赐美,在戏台上双手俐落地操弄着戏偶,嘹亮的口白准确地传达着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她与后场乐师合作无间的默契,引领台下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发展,时喜时悲、上下起伏。

没有巨大夸张的戏偶,也没有炫目耀眼的灯光及道具布景,观众仍目不转睛、忘情地欣赏这场精致的古典布袋戏演出。

江赐美在十多年前就将剧团交由儿子柯加财及孙子柯世宏、柯世华管理,渐渐退出庙会的表演。目前只有在文化场,才能有机会看见她亲自上场主演。

与江赐美搭配的后场北管艺师,是她年轻时一起在台湾各地“南征北讨”的好伙伴,也有几位是国宝级的,目前也多是退休状态,在家含饴弄孙。在江赐美的号召下,基于多年情谊,他们再次情义相挺登台献艺。这场国内难得一见、充满古早味的传统掌中剧,其温馨讨喜、单纯率真的演出,带给观众一场不同的文化飨宴。

祖孙三代致力发扬古典布袋戏

出生于台湾南投的江赐美,是台湾布袋戏史第一代女头手(主演)。在五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她由外台庙戏、内台戏园戏,到巡回夜市卖药及至后来定居有“北管布袋戏薮”美誉的台北新庄市,见证着台湾近代布袋戏的兴衰起伏。特别的是,从早期的“赐美楼”到今天的“真快乐”,家传三代,祖孙一心同为古典布袋戏的发扬与保存努力,尤其难能可贵。

目前已是阿嬷的江赐美,父亲江同生是知名的后场乐师。16岁时,她在父亲的坚持与鼓励下开始学戏。由于父亲与南投著名艺师“复兴社”张万得、“森林园”邹森林、“集义园”周坤荣、“内春”吴树全等,都有不错的交情,她观摹这些知名艺师的掌上功夫与剧情、口白,加上自己发奋苦练,功夫日日精进。

由红戏班至卖药走江湖

1950年,江赐美的父亲以“赐美楼”之名正式组成自己的戏班。打着女性头手演师的名号及扎实的掌上功夫,很快在南投戏剧界打出声名。尤其许多女性观众就如亲姊妹一般疼爱她,每次演出都热烈支持、鼓励,于是“赐美楼”名声逐渐扩大,连台北的戏园也注意到她这一号人物。

江赐美19岁那一年,台北著名的“聚乐园”戏院正式邀请“赐美楼”演出。“聚乐园”原只邀请“亦宛然”、“小西园”两支布袋戏班轮流演出,“赐美楼”演出便成为台北布袋戏界轰动的大事,观众听闻是女头手演出,纷纷争相看戏。此后,“赐美楼”便成为全台各戏院争相邀约的红戏班,经常在嘉义、台南、高雄、台东的戏园演出。

不过,随着台语片的兴起,许多内台的戏园,纷纷改为电影院,在1950年代后期,内台戏已渐渐凋落。这时,已结婚生子的江赐美,为了有稳定家庭收入,只好与药商合作,巡回台湾各乡镇演出,过着演布袋戏兼卖药的走江湖生活。

“演戏时快快乐乐”的剧团

“赐美楼”自成立那一年起,一家人便无法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六名子女跟着父母四处流浪,有时候甚至一年要换好几个学校就读,夫妻俩很想要为子女寻求一个稳定的地方定居下来。江赐美35岁那一年,戏团来到台北各乡镇巡回演出,许多中南部来的乡亲对他们特别亲切,而台北人看戏比较文雅、炉主很有礼貌等,也让他们印象深刻,便决定在台北新庄落脚。

以江赐美十几年的戏剧经验,很快就在台北打出一片天地,有时一天可以做到三棚戏。有些人眼红,便向警察检举,认为“一支牌照最多可演一棚戏,江赐美一支牌怎么可以做到三棚戏”?为了应付警察机关的压力,江赐美另外申请了“真快乐”、“新快乐”二支牌照。

“演戏时快快乐乐,看戏的观众也高高兴兴”是江赐美取名“真快乐掌中剧团”时的希望。

台湾早期,女演师受限于婚姻、家庭,大多数人都无法以布袋戏做为终身的志业;在现代社会,传统布袋戏也似成黄昏戏种。60岁以后,赐美阿嬷逐渐退出舞台,将剧团交由儿子柯加财及孙子柯世宏、柯世华管理。她为人谦虚、做事认真,对后辈谆谆教诲:“做戏好坏很难讲,但是一旦我们受邀去演戏,不管台下观众有多少人,一定要按照规矩,将应有的布袋戏动作展现出来,我们一定要有敬业的精神。”

第二代的柯加财从小在戏团里长大,承袭母亲精湛的手艺、绝妙的口白与五音,从事布袋戏的编导及主演多年。戏团在他勤奋努力的经营下,建立了好口碑,仍能保持长期声名不坠,并曾获得台北市地方戏剧比赛评定优等奖及最佳主演,及多次获得台湾区“地方戏剧掌中剧”优等奖殊荣。

随着时代变迁,娱乐活动千奇百怪,传统布袋戏不再拥有大批的观众支持,剧团生存不易。尔后因民间信仰的需要,在庙口渐渐形成“卡车布袋戏”,两个演员搭配著录好的口白、音乐在车上搬演,民众来上香拜拜,等待时间偶尔会驻足观看。布袋戏几乎仅存敬神酬神的作用。

可喜的是,近年来兴起一股回归乡土的浪潮,民间团体及政府对传统文化逐渐重视。

“第三代”的使命感与豪情壮志

第三代“六年级”的柯世宏、柯世华出身布袋戏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毅然投身家族事业。秉持着对布袋戏的热情与喜爱,对发扬光大古典布袋戏艺术,有着坚定的使命感与豪情壮志。

兄弟二人能演出、能演讲、能企划,有他们的投入,发扬布袋戏艺术,如虎添翼。

从2000年参加“匈牙利国际偶戏节”起,“真快乐掌中剧团”足迹遍布美国、日本、韩国、荷兰等地。《武松打虎》与《台湾布袋戏嘉年华》等剧码,精致典雅的戏偶以及高超的操偶技巧,看得老外啧啧称奇。2002年“保加利亚金海豚国际偶戏节”演出,柯世宏与柯世华获得艺术节最受欢迎男演员奖殊荣,成功地将传统偶戏之美推向国际。

面对渐渐失去的观众群,柯世宏与柯世华立下志向“要为布袋戏找回观众”。柯世宏自台艺大应用媒体研究所毕业后,继续赴美进修深造取得康乃狄克大学偶戏硕士。回国后,2005年他和“无独有偶剧团”合作《戏海女神龙》,戏中他操演自己拿手的布袋戏,将赐美阿嬷的故事搬上现代剧场。他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影像和西方偶戏技巧跟传统结合,透过不同的方式,让更多现代人了解布袋戏。

教学、公演,传承掌中文化

此外,“真快乐掌中剧团”也投入学校教学及文化场次的公演。到学校演出时,用国、台语童诗开场,有时甚至以英文“Long time long time ago”开场,剧情融入现代语言、生活。风趣幽默的演出,逗得小朋友哈哈大笑!剧团也针对小朋友设计了一套特有的课程,从认识布袋戏、制作布袋戏,到编剧演出,全部都让小朋友自己一手包办。

透过文化场的演出,江赐美经典的“传统古册戏”(章回小说),如《杨本县过台湾》、《台湾布袋戏奇谈》、《乾隆游西湖》系列等,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藉由剧本展现出的亲情孝道、忠孝节义,在演出中潜移默化,达到掌中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江赐美一家三代努力为经典布袋戏的传承与发扬寻找新契机,让人深深感动……

《看》杂志订阅网站http://www.watchinese.com

来源:看杂志49期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