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故事两则

晏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辅佐齐国君主几十年,正直无私,敢于上谏。齐景公虚心纳谏,知过能改,晏子的谏言多被其采纳。孔子称赞说:“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意即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齐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以下为《晏子春秋》中记载的两则小故事。

荧惑变位

齐景公当政之时,有一次,荧惑星(火星,主刀兵的凶星)入居二十八星宿中虚宿的位置,并且整年都不移动,这样的星象在古时被视为是严重的凶兆。齐景公对此异相感到惊异不安,于是特地召来晏子问道:“我听说,人行善受天赏赐,行不善受天惩罚。现今火星居于虚宿,是灾祸之相,谁当承当此责任呢?”

晏子直接回答说:“齐国应该承当。”

齐景公听了很不高兴,问道:“而今天下的大国,如晋、秦、齐、楚、吴等有十二个,都号称诸侯,为什么偏偏是齐国应该承当?”

晏子解释道:“依星象分野理论,虚宿,现属于齐国的分野。况且天降灾殃的对象,本是针对那些恃强、遇到善事不能勇为的国家,推行政令反复无常,贤人疏远,谗人反昌,百姓怨声载道却充耳不闻,还暗自求神祈福,掩过饰非,不思改悔。因此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也乱了次序,彗星出现,荧惑应变,回返虚位,现不祥之兆,国有贤人却不加以重用,再这样下去,怎么可能不灭亡呢?”

齐景公听后着急的问:“这些不祥之兆,可以消除吗?”

晏子回答:“如果能实行消除的办法,就可以消除,不能实行消除的办法就没法消除。”

齐景公急切的追问:“先生您看我应该怎样做呢?”

晏子回答:“何不先去除冤聚之狱,给无辜之人平冤昭雪,还公道于天下;散发文武百官的钱财,以施苦难人民;尽力救助那些孤寡和无依无靠的人,尊敬老者。若能如此用心,百恶可消,何况这一个灾祸之相呢?”

齐景公听了这番话,不由振作精神,说:“好!”于是,这样实施了有三个月,荧惑星果真离开了虚宿的位置,转移走了。

晏子谏齐景公施仁政

一次,齐景公向晏子问道:“我近来感到精神衰退,身体疲惫,百姓有不满情绪,诸侯议论纷纷。现在我打算准备好珪璧等祭品,让祝官宗官敬献给天帝和祖宗神灵,我想祭祀可以求福吧!”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过,古代君主求福的时候,行为必定顺应天意,朝政必定符合民心;修建宫室有节制,不敢大量砍伐树木,以便不毁灭山上的森林;饮食有节制,不频繁打猎捕鱼,以便不毁灭河流沼泽的野兽和鱼类。祝官宗官祭祀神灵时,只是悔过,不敢求福。因此神灵和百姓都顺从君主的意愿,高山河流都献出自己的财富。现在您宫室修建的高大,大量砍伐树木,因而毁灭了山上的森林;饮食丰盛,频繁的打猎捕鱼,因而毁灭了河流沼泽的野兽和鱼类。崇尚享乐以致放纵嗜欲,因此神灵和百姓都怨恨,高山河流都收回自己的财富,奸佞之人却得到了任用。司过官列举出您的过错来,祝官宗官却为您求福,我想这是互相矛盾的吧!古代的圣王,他们公平正直而没有邪念,所以谗诌之人不能接近;不曲从私党,阿谀之人便没有市场;用慈爱恩惠对待百姓,用自己的美德言行感化诸侯,所以四海之内的人像流水归大海一样地归附他。如《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齐景公说:“我假如没有先生您,就听不到这些道理,我一定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于是废除去公阜游玩的打算,砍伐树木按一定的季节,打猎捕鱼有一定的数量,住处饮食有节制,省躬修德,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祝官宗官祭祀的时候,向神灵悔过,不敢求福。后来邻国都敬畏齐景公,百姓归附,燕国、鲁国等国一起入齐朝拜。

古人善于观察天象、推知人事,见到不祥之兆,便知事出有因。然而灾难是不是可以化解呢?正如晏子所说的:“如果能实行消除的办法,就可以消除,不能实行消除的办法就没法消除。”因此,齐景公按晏子的建议去做,果真化去了不祥之兆。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报,古语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一念之善,景星卿云”,都是告诉人们这福善祸恶的道理。顺应天意而为善,这是人明智的选择,这样才能趋吉避凶、遇难呈祥。

http://bbs.secretchina.com/viewtopic.php?f=31&t=5221

本文留言

作者智真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