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低碳 黄河长江之水恐不复来

长江、黄河曾是古代中国诗人吟咏的伟大自然景观,但人类过度使用资源等种种原因,导致长江、黄河源头已开始退缩。中国环保人士盼透过低碳生活方式,唤回长江与黄河的生命力。

1979年中国正式确认沱沱河上游的姜根迪如冰川为长江正源,并向全球发布1976年长江科学考察队摄影家茹遂初拍摄的姜根迪如冰川照片。

综合大陆媒体报导,30年后,一些中国环保人士去年以来两度探访长江与黄河源头:姜根迪如冰川与星宿海沼泽,残酷的事实却摆在眼前。

其中,星宿海已名不副实,曾经星罗棋布的美丽湖泊,经过数十年的沧桑,如今成为干涸的湖底、荒芜的戈壁。

姜根迪川则明显可见大片冰川退缩融化约1公里。当年茹遂初所拍照片中的绝大部分区域已是黄土一片。

环保人士认为,黄河、长江源头退缩是地球气候变化所致,“冰川的融化已是不可逆转”,但必须采取步骤减缓气候变化对中国水源腹地的伤害。

配合中国官方确立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这群环保人士也着手推展“2度计画”。

“2度计画”的目标之一是提醒大陆民众在生活中尽量环保节能,用实际行动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活环境。

去年12月间,190个国家的元首与代表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峰会达成共识,各国将一致努力,在2050年前,将全球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1850年工业革命以前的摄氏2度以内,称“2度共识”。

据研究,全球气温上升摄氏1度,美国的“粮仓”将变成大漠;上升2度,3分之1动植物消亡;上升3度,气候彻底失控。

如果进一步上升4度,人类口粮吃紧;上升5度,绿树长到南北极;上升6度,95%的物种将灭绝。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