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裸考族”壮大 凸显学生投机风气

中国兴起“裸考族”,这些人虽然报名参考,却不做准备,硬生生就去参加考试。而且这个群体壮大,凸显大陆年轻人投机取巧风气及缺乏生涯规划。

北青网分析这股“裸考族”风气指出,很多大学生将“裸考”视为像抽彩票一样,就算没有中奖,心态也很平静。

心理分析师李欣指出,“裸考”折射出当前学生一些心态,首先是反映侥幸心理,多数“裸考”学生把考试当作撞大运;其次是懒惰心理,有的学生可以连续参加5次考试却都“裸考”,成为依赖性习惯;最后则是投机取巧的心理,一些“裸考”生甚至把希望寄讬在买题上。

李欣说,从心理学上分析,这是一种明显的投机心理,如果这种风气愈发蔓延,甚至将变成一种公害。

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专家于洪泽就指出,这种愈演愈烈的“裸考”现象,很容易助长学生的投机心理。特别是很多“裸考”生在最后考试关头,试图透过找真题来通过考试。

不过,报导指出,时下考试种类众多,使学生有限的精力和财力难以应对,于是不得不“裸考”。

职业规划专家说,大学生还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尽管多考几次,成功的概率会大些,但没有准备的考试越多,失败的概率也会越大。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必要的选择。该放弃的也只能放弃。

报导分析,除了学校大大小小的考试外,还有数不清的英语四六级考试、电脑等级考试、全国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类招聘考试等,很多大学生逢试必考,因而也带来“裸考”现象。

专家指出,由于就业压力,学生们以为拥有证书就拥有更多机会;其次是浮躁的问题,看到别人有了,自己就想要,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学生盲目的心态。

专家指出,“裸考”现象背后原因一是就业形势吃紧,二是考试通过率收紧。这两个无形的紧箍咒,把学生箍得越来越紧,造成“裸考”现象出现。这两个环节又是相互关联在一起,考试是为了就业,择业又要看证书和成绩。

专家建议,就业不能靠考试作为唯一手段来筛选人才,同样考试也应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和规划,使考试成为最有效的选才通道,唯有如此,就业和考试才能解开纠结。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