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决器还需加盖?那你干脆不要当代表了!

据《南方周末》报 道:“近日,关呈远、韩方明等多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为人民大会堂的投票表决器加上盖子 “遮面”。韩委员说,表决器没盖子的话,投票者按反对键或弃权键时,容易被其他人看到,不利于委员、代表按照真实意愿行使表决权,应该像ATM机的密码键 盘那样加个盖子,手伸进盖子里投票。他还表示,此举并非创新,很多国家的议事场所都这么做,也并非出于担心或恐惧,而是制度设计者对委员、代表的尊重。”

我并不真正知道国外议事场所是否这样做。但我断定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道理很简单。假定国外的议员与我国的人大代表是真正代表其选民的,在这个前提下,根 本不可能需要掩饰其政治观点,反而要大肆向公众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需要向公众表明对某项议案持支持或反对态度。不然,如何向自己的选民交待呢?如果选民 不知道自己选出的代表对某项议案的立场,他们怎么知道该继续支持他或者该放弃他呢?

也许国外的选举,选举总统或者议员,需要保密。因为一般公民的政治倾向是没有必要公开的,也许需要保护。但已经成为公职人员的政治人物怎么能隐瞒自己的政治倾向与立场呢?那不是存心欺瞒选民吗?所以,可以肯 定国外议会对议案的表决不会为表决器加盖子。这个道理和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是一样的。如果安理会成员对某项提案的表决也要加盖,不让大家互相知道谁投了赞 成票,谁投了反对票,谁投的弃权票,那肯定要把国际关系搞成一锅粥。分不清谁是盟友,谁是对立面。至于对行政部门提名的任职人选的表决,比如说内阁成员、大法官等的任职表决,我不敢肯定,但我觉得也不至于需要隐瞒。

虽说我国的“两会”代表离代表真正的民意还相差较远,但也不至于需要隐瞒对提案持支持或反对的立场。而且,“两会”代表应该朝代表真实的民意方向努力迈进,所以,为表决器加盖完全不必要,是一种退步。

如果表决器不加盖,觉得投票很为难,那就干脆不要当代表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