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契丹国宝遗珍 马背上的金银文化 多出自墓葬

在辽代的物质文化中,金银器是一项种类丰富且文化内涵复杂的文物。目前已发现的辽代金银器虽已数百件,但较之陶瓷器却显得稀少。在人类历史中,金银价位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黄金,因其稀少、外观永不生锈,且光芒似太阳,因此成为人们梦想拥有之宝。特别是欧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莫不以金银器为贵─在此传统下,契丹民族自然也喜爱金银器。这种喜爱不只代表着契丹的审美品味,更反映着他们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交流。

随着中国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目前对辽的认识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目前辽金银器重要的发掘有辽早期吐尔基山墓和耶律羽之墓、辽中期陈国公主与驸马墓以及辽晚期巴林右旗银器窖藏。此次故宫展出的金银器主要出自这些遗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辽贵族皆以随葬金银器为盛,造成了辽圣宗统和十年颁布“禁葬礼杀马、及藏甲冑、金银珍玩。”因此,辽前期和中期的金银器大多是出自墓葬,而晚期则来自佛塔与窖藏。至辽代晚期的墓葬已少见金银器,取而代之的是以三彩器陪葬之。

就辽代金银器的工艺来看,主要有锤鍱、敲花、錾花、鎏金与花丝工艺,特别是偏好錾花与敲花工艺,造成器表光影层次感。在辽金银容器上大量錾刻图案,线条流畅且一气呵成,显见当时金匠技术纯熟,手艺高超。此外,过去学界认为辽并无焊珠工艺,但吐尔基山辽墓出土的一对金耳环显示这种难度极高金银工艺仍然持续使用。

关于辽金银器的功能,主要可分为生活用品、丧葬用品、冠服佩饰、祭祀用品与马具装饰。在上述功能中,丧葬用具和祭祀用具系辽中期以后才出现,特别是丧葬功能是过去金银器少见的。其实,《虏廷事实》已提及此事:“用金银为面具,铜丝为络手足。”在佩饰方面,辽代贵族不分男女皆以金饰身为时尚,特别是耶律羽之男性贵族和吐尔基山辽墓的女性贵族,皆佩戴项饰、摩羯鱼耳饰、金镯和盾形金戒。这些黄金佩件作工细腻,精雕细琢,部份还镶嵌绿松石等材质,创造出丰富的颜色对比效果。进一步来说,要深入了解辽代金银器的来龙去脉,需回溯中国北方金银器的发展脉络。

本文留言

作者李建纬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