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古典音乐

槛外人说槛内事,胜在无拘无束,旁观者清。自古同行相轻,托尔斯泰看不起莎士比亚,称其作品为末流;勃拉姆斯对瓦格纳的音乐无动于衷,听李斯特弹钢琴他当众睡觉。好在还有冷静内行的槛外人,独出机杼之语,使人耳目一新,避免了某些槛内人要么过分吹捧,要么肆意贬低的恶俗做法。

爱因斯坦,我不说那个发明相对论的爱因斯坦,而是说那个有独特古典音乐情趣,业余时间拉小提琴的爱因斯坦。最近,重读了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爱因斯坦短简缀编》一书,极为生动有趣。其中爱因斯坦说古典音乐一章,更是暖风拂面。美妙处,如洋洋乎盈耳。

英雄巨眼,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汪汪如万顷之陂”,而谈起古典音乐,也胸襟气度不凡。一针见血、直言不讳之处,往往是珍珠遍地之处。书中寥寥数语,夜雨秋灯下读来,令人惊喜交加。

爱因斯坦说自己听古典音乐,不去寻找逻辑的东西,总的说是依赖直觉。如果从直觉上不能抓住一部作品的内在统一(即结构),是不会喜欢的。这句话是大实话,对照自己听古典音乐,也很少去关心什么呈现部、发展部,像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我听了十七八遍,更多地去感悟那份优雅的激情。分析乐章真的是次要了。我总觉得,古典音乐如果像爱因斯坦批评的能用逻辑去分析,那就是它的末日了。毕竟,能用人心感觉到温暖的地方,古典音乐是一块。

旋律与情感,是爱因斯坦听古典音乐的着眼点与落脚点。他喜欢舒伯特,他说舒伯特在表达情感方面非旁人可比,在编织旋律方面有着了不起的能力;他说舒曼的小型作品有吸引力,因为这些作品有独创性并富于情感;他觉得德彪西的作品细腻而多彩;对伟大的巴赫,爱因斯坦说:倾听,热爱,敬畏,还要闭上你的嘴巴。

当然,爱因斯坦说作曲家的缺点也是毫不留情。乍听大吃一惊,细细一想,却是独出心裁,深入骨髓之论,既到位又精彩。爱因斯坦说贝多芬过于戏剧性,过于主观;亨德尔的音乐有浮浅的方面;舒伯特的大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有结构的缺憾;舒曼的作品缺乏形式上的大作特征,使人无法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门德尔松的作品模糊地感觉到缺乏深度,常常导致平庸之感;瓦格纳的作品在结构上的欠缺可视为颓废,音乐个性有着无法解释的攻击性,对他的大部分音乐只能带着厌恶去听,勃拉姆斯的大部分作品没有内在的魅力,德彪西作品在结构上表现得贫乏……如此等等,观点之锋利新颖,令人叹服。确实,爱因斯坦手起刀落、干净利索的评论法,足可让职业评论家失业。他的评论正像苏东坡所说,蓬蓬勃勃,如釜上气。而回味激情之处,里面充满了一种光辉的简洁性和主宰感,总觉气象峥嵘,能不服乎?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