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申遗”折射各地申遗误区


荔枝湾艇仔粥

2月2日,广州市饮食行业商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艇仔粥、布拉肠粉、姜撞奶、叉烧包、云吞面、萝卜牛杂等10种广州名吃将申遗。广州市经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名小吃申遗,有利于保护传统小吃的制作工艺,也有助于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据2月3日《广州日报》)

广州的小吃申遗,在笔者看来,难度非比寻常。不说别的,就说这小吃吧,在南方各地都大同小异,在色香味上也没有谁有绝对的优势,广州有广州的小吃特色,长沙也有长沙的小吃街。即便是在打烊比较早的北方,开封尚有比较著名的相国寺旁小吃街,而古城西安的回族小吃一条街更令人向往,如果说广州要申请的话,那么这些地方会不会也竞相效仿呢?广州人以敢吃著称,传闻蚯蚓老鼠猫之类无不入口,凭这就真能比其他地方更占优势么?如今各地申遗的项目也足以用“泛滥成灾”来形容了。据统计,目前我国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名单中,已经有200多个项目,按照一个国家每年最多可申报两项的要求,目前的项目至少要申报100年。这是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真实情况,而广州小吃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也自然而然不容乐观。当各地都拥有“排队心态”的话,那么真要申请成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笔者尤记得前不久的一个新闻,那就是山西五台山申遗成功一年多,旅游收入不升反降,2008年旅游进账14亿,比2006年减少两亿元。无独有偶,贵州荔波和云南石林、重庆武隆捆绑成功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后,名不见经传的小县荔波为此背上两亿多元高额债务,未来10年还须投入6.3亿用于遗产地保护。可见,“世界遗产”的名号并非提款机,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内涵自身的建设和打造。回过头来看广州小吃,新闻中有这样一句话:“游客不识广州名小吃”,可见广州小吃的知名度了。

故而,与其现在大张旗鼓地说要申遗,还不如先着力文化建设和文化内涵的维持与发展,打好旗帜,提高其在国内甚至世界的知名度,到时候再申遗也不迟。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