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2000算大款 中国农民工争讨越南老婆

22岁的洪林是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的农民,目前在一工地做杂工,月收入不到2000元。“2000元人民币,在我们这里不稀奇,但在越南应该算是个大款!”凭着这样的自信,自称“穷二代”的洪林近日已办了出国护照,准备去越南找一个情投意合的“洋媳妇”。

洪林最近说起自己萌生去越南找对象的理由称,“从网上查询得知,越南姑娘一是人多、漂亮,二是嫁人后‘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自带保姆功能’”。若在重庆,我一个农民工,要家底没家底,要长相没长相,要找个好姑娘,比登天还难!”据他所知,越南当地工薪族的平均收入水平100万越南盾,折合人民币500元左右,他月收入2000元,应该算个大款。

“我护照都办好了,一找到翻译,就去签证。”他说,自己平时很节约。办护照花了整整300元,相当于他一个月的生活费。据《重庆晚报》报道,洪林初中毕业后,17岁开始四处漂泊,辗转在北京、广州、青岛等地打工,好不容易存了一万多元钱,就为找个媳妇安家。为找媳妇,他曾辞去好端端的自行车厂工作,专门到女工多的电子厂应聘。喜欢上的姑娘一听他家在农村,就不搭理他。家里亲戚也介绍过两个对象,但一听说他是农民工,对方马上改口说有男友了。“找个好媳妇难啊!”洪林说:“我身高只有1.66米,家里没钱,好姑娘哪个愿意跟你?”

旅游护照只能签一个月,语言又不通,如何保证过去就能找到情投意合的越南姑娘?洪林称自己并非盲目自信,在广州打工时,当地日资企业多,他曾参加过为期3个月的业馀日语学习班。不少女同学就是冲着嫁日本人去学习的,因为日本比中国发达。同样的道理也适合越南姑娘。

对儿子出国找媳妇一事,洪林的母亲郑宣治有些无奈。她说,家在农村靠天吃饭,丈夫需偶尔在外打工才能维持家用。想在本地找个好姑娘确实难,“但出去找,别人都说不可靠,我们也不晓得咋办?”此事最近在工地引起热议。工友宋勇、周伟都说,洪林的想法不错。他们都二十五六岁了,同样没找到女朋友。若洪林成功了,大家以后可以效仿。

据2008年2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1岁至30岁占36.5%,新生代农民工正处在婚恋年龄。建筑业、加工制造业是新生代男性农民工的就业首选,而建筑业从业人员80%是农民工。这些工作脏、累、苦,薪金待遇不高,风险大,很难获得女孩青睐,也难以获得与女孩相处机会。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在中国找不到对象的男子,把眼光投向越南、缅甸和印尼等国家。许多人认为这些地方的姑娘因经济贫困而养成温顺贤惠,没有本地女子那样傲慢势利,是更适合的妻子人选。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