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厚德载物看中国地产业集体贫瘠

最近,中国政府与传媒又掀起一轮地产风,政策的、评论的、经济学家的、民意的、行业内的种种,又来了。这似乎成了惯例,然而,我想,如何使中国地产不再只是一根条件反射的低级神经,而能进化到更高级的一种新思考和一场新行动?

忽儿想到周易的乾坤两卦,其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大家都熟得透了,不过,知易行难,做到的则不多。而其坤又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意思,既有指个人的修为,同时更指出了大地与万物的统御之规。这里的德,是符合厚育万物的普世之道的现实之为,也是容载万类的客观自然之存。所以,德也就成为了中国社会人文历史以来的基本伦理要求与范式。

但是,一个背离了厚生而普世的道而所称的"德",又会是怎样的"德行"呢?

中国业已成长并壮大起来的房地产业,可以说是里里外外的坤所为事,也理当是"厚德载物"的社会民生之要门,更是今天社会获得发展之后可让人民普享的公共福祉。但是,好像整个中国在房地产面前全失了这个最基本的教育,也全然忘了"厚德载物"的至理教诲,集体地转变成了一批囤积土地、投机市场、追求超额利润的私利之徒了。从我们的政府开始,再到开发商,再到营销者,再到炒房团,再到全社会,都统统卷入了这台巨大的土地绞肉机,轮番冲击着中国人脆弱的神经,所以,这根神经也就不再发育,不再思考,看着就要绷断了。

中国房地产不"厚德载物",中国的土地不"厚德载物",所以,它也就不再厚实,而是千疮百孔,楼修着修着就倒了,房盖着盖着就停工了,土地看着看着就荒芜了。中国闲置的待开发土地达到一万公顷,共十五万亩,成了一张什么价值也不存在的薄纸。这能说中国房地产厚道吗?

"厚德载物"是客观规律的,也是民生的,包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集体的,所以,"厚德载物"的另一个同义词就是"分享",也是"生态",还是"共和",也就是"和谐"的意思,与一切政治,更与私利无关,而与公利有关。但是,中国房地产鲜有这样的"公利",社会的分享更是阙如,反倒是集体推高地价,集体推高房价,政府也是乐得"地王"频现,哪里有"厚德载物"的影子也?

而意图操纵民众所居之需来胁迫市场,还要美其种种名目,如此的投机失德,能走多远?所以必有天怨,也必有天谴,当然,也必临深渊。这个现实的冬天,寒意比以往更隆,冰雪纷飞。看上去是气候,是天气。当然了,自然是天气,只是自然生了气了。如此贫瘠的行业,如此要胁的民生,自然而然地,就要走到末路了。我在这里说,大家还是作些准备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