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孤儿:从被救济到被宠爱(图)

这五个孩子同一天在同一家孤儿院被几个美国家庭收养,时隔多年后,她们在美国相聚。

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孤儿,构成一种新的特殊移民形态,目前人数大约有3万多人,而且以每周100多名、每年5000多名的速度快速递增。来自中国的被领养儿童增长最快,但历年总数不算多,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推算,美国有中国养女约22880人,远远低于来自韩国的儿童。

领养一个中国孤儿,通常要花费1.5万美元,至少要等待18个月,这是国际领养中时间最长的。不过领养者仍然愿意等待,因为从中国比较容易得到健康的婴幼儿,在中国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与重男轻女的传统意识,使不少健康的女婴遭到遗弃。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华裔与亚裔作为模范少数民族,华裔子女会读书的印象可能有一点影响。而种族歧视观念在大多数美国人心中和美国社会中已成为历史。因此,尽管中国人不像俄罗斯人一样是白人,也不像南美一样邻近美国,但领养者仍为数众多。

被领养女孩感受天壤之别

被领养的孩子“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些被收养的孩子不会觉得孤单的。”研究人员阿特伍德说 。领养父母不辞劳苦,带中国女孩参加各种学习与活动,如周末的汉语班,让她们与同肤色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并希望她们长大后能掌握汉语。

一些民间团体也适时推出相关活动。50岁的詹姆斯还经营一个收养中国儿童家庭的网站。

许多社会团体都针对领养儿童组织相关活动。耶鲁大学的土生华人学生协会组织“兄弟姐妹:领养华人儿童耶鲁活动”每年举办两次。参加的幼儿大多四五岁,活动项目有:校园游戏、“夜市”、有奖活动、根据菜谱自做中餐以及东方传统娱乐活动等,丰富多样。2002年4月13日第一届,参加者有60个领养儿童及其家人,80名耶鲁志愿者,共约200人。第二届增加到240人。

通过对康涅狄克州的一家华文学校的调研表明,孩子们并不反感周末中文班的学习,但相当一部分并不十分自愿。父母随堂伴读,耳濡目染中国文化,有的还非常热心地充当志愿者,义务承担各项事务。带着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这些美国父母也接触、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

民主总统候选人克里家族因为收养重庆女孩方方,一家人也跟着学习与了解有关中国的一切。克里的姐姐柯勒说,从吃饺子到中秋节尝月饼,过新年的舞龙、舞狮,随着孩子学习中国文字与文化,他们知道得愈多,就愈觉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决定要让方方同时学习中国及美国文化。

SUZAN夫妇在前往成都前,就请华人朋友打印了一张日常用语词汇,在飞机上就跟笔者学起来,如“不”、“饿不饿”、“要”等。她与丈夫很激动,她说:“我等了将近三年”,她拿出照片,端详着,充满慈祥与希望。女孩有点兔唇,但经过手术后已经好多了。夫妇俩憧憬着未来,“我要教女儿说英语,将来送我的女儿去学汉语,学钢琴......”

这些被领养而成为美国人的中国女孩,从中国孤儿院走向温馨的异国家庭,从被救济到被宠爱,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