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去世 文人风骨更堪纪

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在北京去世,大陆当局对他的评价和报道限于翻译《红楼梦》等学术贡献之际,不少知识分子更难以忘怀的是他在历次政治风波中对强权说不的文人风骨。

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周一在北京的医院去世,终年九十五岁,新华社当天的唁电称他为著名翻译家、《红楼梦》英译本作者、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

更令世界认识这位知识分子的,是在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戒严部队开枪后的北京,杨宪益通过英国BBC的采访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我谴责戒严部队屠杀北京市民的罪行!中国人民是杀不绝也吓不倒的!他们可以将我也加在杀害的名单之上,但是他们不能够杀光我们所有的人!他们不可能摧毁整个国家!"

八九学运领袖王丹赞杨宪益文人风骨

曾受到杨宪益公开声援,并成为忘年交的流亡学运领袖王丹得知他的去世后表示悲痛:"坦率讲对于九十五岁的老年人来说,这是自然规律,我们也都料到的。我相信对于杨先生来说他的一生足够精彩丰富、按杨先生的价值标准说也‘足够有趣',我相信杨先生自己是无憾的,可是我觉得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遗憾,现在中国知识分子能有像杨先生这样风骨的越来越少。 "

王丹:"对我们影响最深刻的就是他在军队开枪后就公开谴责这种暴行,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勇气,因为绝大部分人都不敢再讲话了。他选择在那个时候讲话,我觉得代表知识分子的一种勇气,这种勇气今天看来弥足珍贵。"

大陆民众对杨宪益的了解大多限于他翻译了《红楼梦》、《资治通鉴》等古代名著,或许还有从富家子弟成为共产同志的身世、以及和英国太太缱绻情深的逸事,但有很多更有价值的部分被官方抹去。

四川专栏作家宋石男说:"他大量翻译中国古籍这个大众都知道,查百度百科就有;但一般人不知道关于他的一些生平际遇和人格。杨宪益这个人其实很复杂,他曾经帮过地下党做工作,但是后来他拒绝翻译毛选,文革进监狱四年;他的诗也写得非常好,他的名诗‘千年古国贫愚弱,一代新邦假大空'那个时候都写得很尖锐的。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八九年之后发言,当时BBC采访他全世界都很轰动。这次去世纪念他把坐牢、八九讲话这些都给切了,谈了下他翻译《红楼梦》这些,官方也不是很热闹。对比季羡林、任继愈、钱学森老一辈顶级学者,他受到的冷落和报道中含含糊糊的其实有点意思。"

留学英国牛津四十年代回国的杨宪益和他的英籍太太一度被称为新中国忠实的发言人。但五十年代初,他们开始改变看法,并曾拒绝翻译毛泽东选集;反右运动中,杨宪益被指右倾;文革时夫妻双双下狱四年,其间独子受到迫害刺激数年后自焚身亡。《红楼梦》的英译本就是在这样悲剧色彩的生活背景中完成。

不少这些鲜为人知的内容在笔名雷音的大陆作者经七年资料搜集写成的《杨宪益传》中有所收录,07年在香港由明报出版社出版,由于涉及六四讲话等敏感内容,至今属于大陆禁书,而大陆读书网站上该书的电子版也注明是删节版。

 

本文留言

作者丁小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