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提前倒塌是意外 也是大势所趋(图)
有资料显示,1989年11月9号,柏林墙之所以于一夜之间突然倒塌,并非出自于东德政府的有意安排,而是由一系列阴差阳错的偶然因素促成的一次意外事件。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20年前的11月9号这一天,如果不是身为官方发言人的政治局委员沙博夫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之前恰巧遇到当时的东德领导人克伦茨,他当天是不会发布那条允许东德民众自由旅行的新闻的;而如果不是那位意大利记者紧跟着又追问他,这项自由旅行的权利何时生效?沙博夫斯基也就不会随口回答说:"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该规定立即生效"。《长江日报》上作者徐迅雷的文章接着说,这就意味着,东德公民当天便可以拿着自己的身份证,经过各个边防检查站离境,到西柏林,到联邦德国,到他们愿意去的任何地方。不过,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便不在政府的掌控之中了。上述事件由此又被称为"一句话轰塌了柏林墙"。
据悉,当年东德修建柏林墙的工程代号就是"中国长城第二",表明这道围墙固若金汤,像中国的万里长城一样坚不可摧。然而,在屹立了28年零91天之后,它为什么竟脆弱到就像一层薄薄的纸,只被一句话就给捅破了呢?究其原因,尽管国内不少媒体将之归咎于传统计划经济所带来的贫穷与落后,但事实上,当时的东德是前苏联阵营中经济状况最好的国家之一。据世界银行1989年12月发表的报告显示,当年东德的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达到 1万2千美元,甚至高于中国今天的发展水平。不仅如此,东德人在此前的几届奥运会上取得的骄人战绩更是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东德获得金牌40枚,奖牌总数90枚,排名世界第二;就在柏林墙倒塌一年之前的汉城奥运会上,东德又获得金牌37枚,奖牌总数102枚,仍然排名世界第二。而中国直到20年之后,才刚刚接近或达到人家当年的这个水平,这就很值得那些陶醉在"北京奥运金牌第一"的狂喜之中忘乎所以的中国人好好思考一下了,这种依靠"举国体制"取得的体育成就,究竟是"大国崛起"的一种象征,还是"走向衰亡"的不祥之兆呢?
此外,有数据表明,自 1949年东德成立直到1961年柏林墙建成之前,总共有300万东德人经由西柏林逃往西方,而与此同时,从西往东的翻墙者却是凤毛麟角,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学者朱大可在其博客中写道,虽然柏林墙又被称为"中国长城第二,"但它与极权主义的密切关系,甚至超越了长城。东德的斯大林式极权体制,在宣扬要向人民提供历史上最美好生活的承诺背后,却是秘密警察的严酷统治。而学者邵建的文章则分析认为,这种体制不仅要控制民众的言论、思想和心灵,同时也要控制他们的身体和双脚,把自己的公民关在大墙里边做人质,用来与墙的另一边进行意识形态对抗。据统计,平均每66个东德人中就有1个常年为秘密警察工作,这个比例已经远远超过当年的纳粹盖世太保和前苏联克格勃,其恐怖 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邵建的文章接着说,柏林墙的另一边才是真正的联邦式民主体制,其主要特点是,邦(或州)的行政首长都是来自当地民众的选票,而不是由中央政府委派。其实,中国人对联邦制的概念从来就有一种普遍的误解,早在 1920年代,社会舆论就曾认为联邦制就是分裂,只有中央集权才是统一。虽然东德号称民主德国,但其体制反而恰恰是中央集权形态的,它的各级行政首长无不来自于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命。尽管也常常举行投票,但这种投票都是在上级的任命决定之后而非之前,因此,这只能属于用来装点门面的假投票。。
综上所述,《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的社论文章最后指出,柏林墙之邪恶,不是因为它象征着不同价值观的冲突,而是因为它象征着政府对待人民追求自由的粗暴方式;它不仅将一整套人民不愿意接受的制度和生活方式强加给他们,还用一道高墙来阻止他们逃离家园,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极其罕见的做法,才是柏林墙区别于其它各种隔离墙的独特之处。它也是一扇铁窗,昭示出这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监狱,今天,在我们纪念其倒塌20周年之时,切不可忘记这一点。
- 关键字搜索:
-
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