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问题是奥巴马访华绕不过去的坎儿
意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急于作出实际成就,向世界证明,他奥巴马获奖并非浪得虚名。11月15到18日,奥巴马将应邀访华。与中国领袖就世界最热门问题达成协议,是奥巴马中国之行的最大心愿。为了这次访问,奥巴马政府做了不少homework,向中国政府表达善意。譬如,邀请中共军委副主席徐才厚访美,参观美军基地,建立军事合作机制;签署"总统裁定",放松对中国出口敏感技术的管制,把对华出口导弹和空间技术产品的审批权,从白宫下放到商务部;通过《2010年国防授权法案》,删除美国向台湾出售F-16战机的战略依据。
在达赖喇嘛访美问题上,奥巴马的处理也相当顾及中共的面子。达赖十月初访问华盛顿时,要求会晤奥巴马。主张" 聪明外交"的奥巴马政府用聪明的手腕处理了这个若会晤就会得罪中共,若拒绝就会成为自由世界笑柄的两难问题。奥巴马先是接受了达赖的要求,但把会晤推迟到访华之后,然后指派白宫资深顾问Valerie Jarrett率领美国高级代表团,访问达赖的流亡政府大本营。这样的安排让达赖喇嘛和中国政府都无怨可抱。
在人权问题上,奥巴马也向中国当局释放了善意。他的前任布什总统在任八年,一边坚持与中国交往,一边坚持用各种形式,包括用公开喊话、迂回暗示、正式交涉、私下聊天等种种方式,劝告中国政府要尊重人权。布什时代的美中关系,被美中关系权威看作是布什唯一成功的外交领域,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就因此而认为,奥巴马时代的美中关系,只需继承布什的衣钵即可。
而奥巴马的确继承并发扬了布什与中国友好交往的一面,但迄今为止,他却没有像布什那样批评中共人权的愈发恶劣的记录。事实上,奥巴马上任后,与胡温打了几个回合的交道,却从来没有对中国人权问题有过任何公开的、令胡温不快的质疑和批评。美国人权组织因此而怀疑奥巴马竞选总统时发誓要恢复美国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的承诺,而国会的共和党议员对奥巴马的批评更是严厉,有的甚至认为奥巴马同威权国家打交道重利益、轻人权的奥式外交"不及格。"
这是否意味着,奥巴马像他的政治对手批评的那样,在美国的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中屈从于现实,牺牲了理想?奥巴马本人并不这样认为,也否认在维护美国利益的现实考量和坚持民主人权的理念之间,只有一种非此即彼的交换关系(trade-off relationship)。《华盛顿时报》在10月7日的报导中提到,奥巴马的一名幕僚透露,奥巴马相信与中国发展正面和积极的关系,将有助于中国改善人权。
但事实是怎样的呢?奥巴马上台10个月,和中国政府的关系的确往更正面、更积极、更高层的方向发展,但中国的人权问题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且不说这10个月来,中共对异议人士的进一步迫害,导致大批知识份子良知和上访民众被软禁、抓捕、关押和骚扰,因为人权问题在多轮美中高层会晤中严重缺位,竟使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可以在美国的后院,指着美国的鼻子,肆无忌惮地责骂一些西方国家"吃饱了没事干",专对中国内政问题指手划脚。
专制的嚣张和民主的疲软,让所有认同民主自由人权的人,感到相当沮丧。以至于一些一贯坚持民主人权的海外专家学者,竟怀疑民主还是不是历史趋势,人权还应当不应当受到关注。人们还怀疑,奥巴马总统的首次访华,是不是真的会吃饱了干别的事儿,不去触怒财大气粗的中国政府,不去对中国的人权劣迹指手划脚。
好在奥巴马的特别助理巴德先生前几天讲了一番话,给人们不少安慰。他在布鲁金斯学会"奥巴马亚洲行,解读总统出访"的研讨会上披露,美国希望和中国建立"经得起考验"的军事合作关系,但同时也希望推动民主、人权等基本价值。
中国人权问题本是美中关系绕不过去的坎儿,也是奥巴马政府绕不过去的坎儿。奥巴马如何以他的政治智慧和聪明外交应对,将是他的中国之行,值得观察的一个焦点。
柏林墙倒塌的前两年,美国总统雷根在柏林墙前面向当时的苏联领袖戈巴契夫喊话,"戈巴契夫先生,拆掉这堵围墙!"今天,要拆掉中共这堵最顽固最强大的专制长城,奥巴马能够一面与中共周旋谈判,一边喊出类似的话吗?讽刺的是,即便奥巴马想要向中共领袖喊出类似的话,今天的中共却找不出一个具有戈巴契夫思维的领袖。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