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四十种生活故事集 要读者观死知生

世界末日话题持续发烧。但人躲得了末日,却逃不过死亡,死后世界又是如何?故事集"死后四十种生活"对死后世界提出各种奇幻假设,藉死亡探讨生命意义。

"死后四十种生活"由40篇各自独立的短篇故事组成,是美国神经科学家大卫伊葛门(David Eagleman)于2月推出的作品,也是时代杂志夏日选书之一,已被译成17种语言。

台湾中文版10月上市,曾获各大网路书店推荐。其内页插画由高人气部落客插画家伊卡鲁斯操刀、封面设计由曾获金蝶奖的王志弘担任。

在"死后四十种生活"中,死后和死前世界极相似,读者不但可如曾提出"未知生,焉知死?"的孔子般"观生知死",也可"观死知生",藉旅行于40个不同的死后世界,反思生命的意义。

英文书名"Sum"源自拉丁文、可见于笛卡尔名言"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的"我存在"(sum),即显示作者藉"不存在"探讨"存在"的企图。

在大卫伊葛门假想的死后世界中,上帝可以是小说"科学怪人"作者玛丽雪莱的粉丝,把自己比作科学怪人的创造者;也可以是"死后世界创造公司"的老板,因公司无法推出令客户满意的"死后世界"商品,深夜辗转难眠;更可以是因无法即时更新人类罪孽与善行纪录、管理世界绩效不彰而遭削权的可怜经理人。

在书中所述的另一些死后世界中,人可以决定自己下辈子的身分;也会发现自己不过是执行程式的小零件;更有可能被强迫在一定时间内,一次经历生前所有同类经验,例如在5个月内不断在马桶上翻杂志,或在200天内不断冲澡。

大卫伊葛门曾说,他不是信徒,不是无神论者,也不是不可知论者,而是"可能主义者"(Possibilian),如科学家般积极提出、谦逊包容对生命存在形式的各种假设。

在2月一次美国电台访问中,大卫伊葛门首次定义"可能主义"。由于"死后四十种生活"在欧美世界畅销,"可能主义"已在英语网路世界中成了热门名词,在脸书(Facebook)上也有"Possibilian"社群。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