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媒体要引导主流舆论引质疑

今年是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15周年。中国网络媒体近日在天津开会达成共识,表示要以引导主流舆论为己任。分析人士担心,官方可能会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控制。

这次全国网络媒体大会是天津市宣传部门主办的,参加会议的不仅有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官方新闻网站,也有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等各大商业门户网站。这些网络媒体共同表示,要传播先进的文化,杜绝有害信息,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北京的法律专家刘晓原先生经常在新浪网的博客上发表时事评论文章,自2006年以来他博客的点击量累积已超过3百万。

刘晓原先生说,政府已认识到网络舆论作用日益强大:

"现在官方也知道了互联网是一个很重要的舆论阵地。说心里话,对民众来说很难对传统的媒体发布自己的声音的,对传统的媒体的控制也比较严。中国有了互联网以后,这些年来确实民众通过互联网发出了很多自己的声音,并且利用互联网对政府部门,对一些官员进行监督,使官员感觉了压力。"

尽管中国引入国际互联网已经15年了,但与国外不同的是,中国对互联网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封锁,敏感的政治言论在国内网站很难发表,海外宣扬民主自由的网站在中国也无法打开。听到中国网络媒体又宣誓表示要引导主流舆论,刘晓原先生开始担心了:

"现在网民在互联网上谈的一些社会问题会曝光一些社会的阴暗面,这些有时会被删掉。现在大家总担心的是不要加所谓引导主流舆论导向,压制民众不同的声音。对商业网站现在控制、限制也很多。商业网站为了生存,有时候不得不屈服于行政的干预,这一方面。"

中国媒体在报道中没有解释到底什么是"主流舆论"。刘晓原先生认为,公民的声音才应该是主流舆论:

"群众的声音就不是主流?我想所有民众关注的一个事件,他们发出的声音才是真正的主流。走向公民社会,我总认为公民的声音才是最重要的,民众的声音才是重要的。"

1987 年9月14号,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了中国第一个英文电子邮件,中文翻译内容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是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4年 4月,中国正式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从此互联网业迅速发展。2005年之后,博客、视频直播的普及为网络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广西民间维权人士端启宪先生2008年曾在网易等国内网站开设博客,后来他的博客因发表维权等敏感文章被封。端启宪先生也担心,今后官方可能会进一步加强控制网络:

" 中国政府对加强网络控制、舆论控制的一个前奏,一些中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突发事件往往可以通过新浪论坛或者是网易呀等等,特别是通过一些论坛还是可以发出声音来的。这是中国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们有必要开这样的一个会议,达成这样一个共识来把宣传的口径、把宣传的一些规范给统一起来,这样的话才更加有利于他们加强媒体的控制、加强舆论的控制。"

中国现在有网民3.38亿,为世界最多。




本文留言

作者安培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