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全球巡回公演》观后感(八) 华夏第一巾帼
--观《木兰从军》

中国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从诗歌、传说、戏剧、电影中大都对花木兰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知道她是一个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义女。但是能将 花木兰的故事演的深入人心的,都不及神韵的《木兰从军》。短短的几分钟舞剧,就把木兰的大孝、忠义、勇武和娴淑的形象完整的表达了出来。观众数次被木兰的 武艺和豪情感动的鼓起掌来,这对严谨的纽约观众来说是很难思议的。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越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越不好演。搞艺术的人也大都不愿意去做这方面的再创作。推陈出新的难度非常大:既不能丝毫损毁人物在 观众心目中固有的形象,又要有新的看点,难度可想而知,不是艺术界的大手笔根本就不敢去碰。人们从现代人改编的电影和戏剧中也都找到了诸多的不如意,总是 感到剧中人物和自己心目中已经定了型的形象有出入。这不能归咎于观众的挑掦,因为那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人们心中存留下来的。所以有很多人宁肯去看原著, 也不愿去看现代人的"再创作"。

神韵艺术家们真了不起,不但去碰了,而且还碰出了火花。在丝毫不改变愿意的情况下,把人物的内心情怀演绎到了极致,人物和故事的内涵与张力都达到 了极度的丰富与统一。笔者不揣断言,神韵演出的《木兰从军》超越任何艺术形式所表现的花木兰的形象,真正的把木兰推到了华夏第一巾帼的位置。

舞剧分三个部分,也就是三个场面的变换。木兰初出场时,一派温馨的田园风光,悠扬而抒情的音乐把人们引向幽静的乡村。木兰在和少女们一起绣花,安 静、愉悦的场景使人们忘记了尘世的喧嚣。木兰的父亲来了,告诉他自己即将从军的事儿。木兰代父从军的决心从木兰的展示武艺和两次跪求中表达了出来。此时的 曲调也变的凄婉欲绝,父女的悲情达到了极点。

第二个场面展现的是战场上木兰的英勇。花木兰的扮演者--神韵首席领舞任凤舞,其舞功之深叫人不可思议。空翻、飞腿、亮相,一连串的动作引爆观众 的掌声。音乐悲壮而豪迈,急切的节奏伴随着迅疾的马蹄声,使人身临其境。手持大刀、身先士卒、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跃然于舞台之上。

最后一个场面,回家后的花木兰和父亲相依为命,父女深情,幽幽绵绵。和女伴们依旧做着手工,和睦相处。朝廷派官员来表彰花木兰,才发现英勇威武的花木兰竟然是一个女儿身。剧情在官员、战友的猛醒和女伴们对花木兰的环绕中结束。

这个故事,很多中国人都知道。可是为什么一看到神韵的《木兰从军》就感觉更加神奇了呢?而且有百看不厌之感。原来在故事中,神韵艺术家们艺术的展示出了人物真实的个人情怀。

花木兰的精神品格得以代代相传,只有在神韵中才能找到最清晰的答案。



本文留言

作者掸尘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