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大独霸浙省资源看中共院校大兼并的荒谬

浙大放海归鸽子,这不是第一回了。

浙江大学在追赶国际学术水平方面,有其雷厉风行的优点,例如十几年前就出台规定没有进入国际索引数据库的论文就不让博士毕业,博士后没有五篇进入国际索引的论文就不让留下,这些要求比美国大学的要求还严厉。虽然死板,也算是在国内较早树立学术规范的尝试,是同期很多国内名校没能做到的。

但浙江大学对人才的蛮横和冷漠,也是出了名的。这个学校的待遇无论是和北大清华比,还是和杭州一般的院校比,都要差得多。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浙江大学如此的牛气?

民国时代的杭州,本来是浙江大学之江大学双雄并立,各有千秋。但中共得国之后,大搞院系调整,狂砍社科院系,把大批综合大学改成纯工科院校,又把外国人办的大学统统并转,再把大学人为分成几等,强行在资源生源上把歧视制度化。在抗战中艰难转移西南、终于熬到了光复的之江大学终于没有能熬过共产党,生生被变成二流的浙江师范学院和后来的杭州大学,实力上已经远不能和被中共化尸为纯工程技术学院的浙江大学竞争。

假如中共的折腾就到此为止,那么杭州大学作为一个和纯工科浙大不同的综合性学校,在市场经济时代借助浙江这个富省的资源重新建立起原之江的品牌和浙江大学竞争,也是有可能的。但中共集中资源打造一流院校的战略再一次毁掉了这种可能,打着建设一流大学的口号,一九九八年杭州大学作为一个分校区被并入浙江大学。自此,浙大彻底垄断了中国第一富省的教研资源,失去了竞争的同时也就助长了霸气。

中国经济稍微强一点的省份,都至少有两三所实力相当的研究型高校彼此竞争;而浙江本来在民国时期已经形成的高校竞争态势,被中共的六十年穷折腾富折腾给生生扼杀了。涂博士在六十年国庆前的逝世,给中共的教育现代化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ender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