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顶级能源受冷遇 中国油企或退而求其次

中国国有石油巨头可能在角逐顶级能源资产的全球竞争中输给国际级对手,因缺乏经验及面临保护主义壁垒,这迫使他们转而投资规模更小、风险更大的项目。

分析师表示,无法购买到顶级资产或将限制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发展潜力,并将中海油置于无法实现其成长目标的风险中。

银行人士认为,近期Kosmos Energy决定将其在Jubilee油田的权益卖给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而不是中海油,这是中国能源公司尚未准备好迎接石油行业黄金时期的最新表现。

尽管Kosmos并未对其决定进行解释,但分析师认为,对中海油缺乏经验以及中国对此类并购审批程序漫长的忧虑是其中原因。

里昂证券分析师David Hewitt称,"其他(油田)合作方,比如英国石油开采商Tullow Oil 和美国石油商 Anadarko Petroleum 可能更倾向艾克森美孚,因其拥有更强的技术实力。"

经历近期的整合後,全球市场上可供选择的资产数量有限。同时,保护主义亦使得中国石油企业在澳洲和美国等市场的选择受限。

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Neil Beveridge称,"他们在重大企业交易中面临的挑战之一是资源民族主义。"

银行人士称,可能的项目包括中石油可能感兴趣的加拿大石油公司Opti Canada Inc,以及中海油和中石油集团可能有意的Nexen Inc )。澳洲Santos亦被指为是中国的潜在目标。

**借助经济援助,成立合资公司实现并购**

中国能源和电力公司今年已投资了197亿美元进行境外并购,大多在西方同业害怕涉足的非洲等危险地区,或在一些资产老化的地区。

例如,中石化集团6月以72.4亿美元收购了瑞士Addax,後者的主要资产位于非洲西部和伊拉克的库尔德斯坦地区。

即便是在政府欢迎其投资的市场当中,中国近期亦已遇到了障碍,最近几次是在安哥拉和利比亚。

中国国有石油巨头依靠政府的雄厚财力为目标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并联合知名企业一道竞购,已成功获得了一些更为优良的资产。

7月份,中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厄瓜多尔签署了1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通过与石油生产国达成金融协议来保证能源供应。

一位与中资企业合作的投行人士表示,"由于政治敏感性,中资企业必须接受合资公司或收购少数股权。"

作为加纳国家石油公司的潜在合作夥伴,中海油据称正与其联合竞购加纳沿海Jubilee油气田23.5%的股权。

若这一计划无法成功,那麽中海油自2006年以来便未能够完成任何一宗大规模并购,其上宗收购是在2006年以27亿美元购入了法国道达尔Akpo油田股权。

Mirae资产证券区域能源研究主管Gordon Kwan表示,"他们肯定需要通过并购来完成未来几年16%的增长目标。"

原题目:试图并购顶级能源资产屡受冷遇 中国油企或退而求其次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