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盗墓 大陆盗掘文物难杜绝

中国大陆想尽办法从国外斥资购回流失文物,却有更多的古物因治理不善而被盗流失出去。非法盗挖和走私日益猖獗,甚至不少地方流传「要想富,先盗墓,1盗1个万元户」的话。

这句话是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健民的口中传出,尤其古文物经济价值愈来愈高之际,疯狂盗挖的行径,连附近有墓葬地的村民,都具有专业技术开挖。

李健民告诉「中国青年报」,这些村民都是向专业的考古队学来的,考古队在挖掘时村民都在旁学着,连帮忙看门的老人都注意听考古队的谈话,「作为有用信息传递给自己家人和亲戚。」

接下来犯罪集团就会和村民勾结,不少文物贩子和专门从事盗挖古墓的人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

房地产的开发也是文物流失的主因之一。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跳过开发前需先审核有无地下文物的步骤,或者边动土就边搜集挖出来的文物,折价卖给施工单位,或张贴收购价目表。

过份的是,一些民警打着执行公务的旗号公开盗挖。山西临汾曲沃县曲村镇周边的山西晋侯墓葬群1990年代初被盗,就让当地公安民警「一夜致富」。

尤其青海丶甘肃丶宁夏等经济水准低落省份,文物保护经费捉襟见肘,当地的公安执法部门对文物保护工作形同虚设,人力丶财力的缺乏,根本无从管理。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许新国说,青海甘肃地区文物大量流失已持续10馀年,「经费不足,上面不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量文物流失海外。」

李健民也举例,内蒙古赤峰以出土6500年到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为名,但当地大小官员常在送往迎来中,将红山玉器丶特别是上等玉器,当作重要的行贿受贿物品,这在当地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64岁的李健民从事考古工作数10年,他并享有中国国国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参与过多处重要文物地址的挖掘工作。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