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洁的未来 污糟的现在(图)
近几天欧美报章有关中港台的报道和评论:(2009年9月4日)
二氧化硫是北京等大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
《国际先驱论坛报》周四发表一篇署名评论文章,题目是"中国清洁的未来,污糟的现在",指出中国处理环境污染的软弱松懈跟它对清洁能源的展望形成鲜明对比。
文章说,中国政府最近几个月对开发新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政府投资数以十亿美元计,这类投资占GDP的比例是美国的10倍。
但是,中国媒体近期频繁报道的环境污染事件表明当局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努力正在减弱;说明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更善于展望未来、制定长期战略,而在处理眼前的现实问题上则笨拙无能。
文章举例说,就在中国的能源供应不断变绿的同时,它的江河湖泊却在不断变黑。根据一个设在北京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政治上的。推动新能源利用和提高能源效率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支持,而且往往跟北京的宏观经济战略合拍;相比之下,国家环保总局不但在政治势力阶梯上位置很低,控制污染的工作经常会成为地方经济活动的障碍。
文章还提到中国的非政府环保组织的活动空间明显缩小的问题。五年前,公众参与是个在环保官员中很吃香的口号,但今天,大力推动开放政治空间的环保官员潘岳失去了许多职权。
文章分析说,大体而言,中国目前有两类环保活动,一类关注未来的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主力军国际色彩鲜明,国际背景强大,发展迅速并且在政治上享受充沛的阳光雨露。另一类关注目前国内空气和水污染问题,主力军是土生土长的草根组织,生存环境艰难。
作者最后说,不久,中国可能同时成为世界新能源领袖和世界头号工业污染国。
周三(9月2日)的《金融时报》报道说,根据中国经济学界一些领军人物的计算,今后20年里,中国每年将需要花4380亿美元用来减少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个数据大致相当于2030年中国GDP的7.5%。
报道说,中国很可能把这个数据带到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作为要求发达国家负担更多减排成本的依据。今年五月,中国提出发达国家应该把各自GDP的0.5%到1%用在帮助穷国减排上。
诚实面对历史
《每日电讯报》周五评论版发表署名文章,值二战爆发70周年举世反思、温故之际,把毛泽东、斯大林跟希特勒相比,把中国和前苏联对他们的态度跟战后的德国对希特勒的态度作了对比。
作者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今中国和俄国政府对各自国家的历史不能诚实面对,对真相不愿彻底公开?然后自问自答:那是因为公开历史真相难免在当今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引起紧张和分歧,这是执政者任何时候都不愿看到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并不那么急于了解历史真相。
作者认为,不能诚实面对历史,正是中国仍未走出毛泽东阴影、俄国仍未摆脱斯大林阴影的一个重要原因。俄国官方在斯大林问题上的保留态度"摧残了民族心智",同样,中国官方在毛泽东问题上对史实的不完整也会"摧残中国的心智"。
媒体关注乌鲁木齐示威
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汉人示威事件受到此间数家媒体的关注。《泰晤士报》的报道说,上千汉人在乌鲁木齐示威,要求政府对近来发生的一系列针管袭击事件采取行动。报道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呼吁游行示威的人群散开,但民众则呼喊口号要他下台。《 泰晤士报》的报道评论说,就在数周前新疆刚刚发生骚乱,导致197人死亡后,乌鲁木齐再次发生示威游行肯定会使当局感到极度不安。
《卫报》的报道说,尽管七月新疆发生骚乱后当局向那里派遣了多达两万人的保安部队,那里的气氛一直紧张。但乌鲁木齐发生的事件再次显示了中共当局试图控制新疆地区所面临的困难。而且示威游行恰恰发生在北京当局十一前尽量维护社会稳定的时候。
一名饭店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汉人抱怨的是社会治安的每况愈下。报道说,目前并不知道针管袭击是什么人干的,也没有证据显示袭击是一种针对种族的攻击,但大部分游行的汉人似乎确信维吾尔人要为袭击事件负责。
示威的一位汉人对美联社记者抱怨说,"乌鲁木齐有那么多的武警,但他们却无法保护我们"。这位汉族示威者还告诉记者,武警阻挡示威者前往市中心的人民广场。一些示威者同警方发生冲撞,一些示威者被打。
报道引述人权组织"人权观察" 亚洲研究员的话说,很显然,导致发生新疆7月骚乱的潜在问题,民族间的互不信任并没有解决。
缅甸不听中国的话
缅甸军政府领导人丹瑞将军
周五的《 国际先驱论坛报》刊登的一篇文章说,北京也许缺乏影响力去阻止缅甸发生的动乱。
文章说中国是缅甸最紧密的,几乎是唯一的盟友。北京是缅甸在国际社会上的辩护者,缅甸的主要武器供应者,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一句话,北京是缅甸军政权最关键的支持者。因此北京是否对缅甸领导人有影响力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然而,文章说,最近缅甸军队同边境少数民族武装发生战斗,导致成千上万难民涌入中国后,一些专家问的正是这个问题:中国对缅甸究竟有多大影响力?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将决定缅甸发生的战斗只是一场短暂的冲突,还是会发展成更大规模的战争。
《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文章指出,一些分析人士说,北京虽然尽了力,它却无法说服缅甸军政权不要向果敢地区派出成千上万的部队,同那里的反叛武装开战。在泰国的一家缅甸杂志的编辑说,中国向缅甸军政府提供了政治和外交上的支持,但当缅甸当局要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时,他们不会听任何人的话。
在北京的一些分析人士和学者也认同这种观点。他们中许多人公开表示担忧,认为北京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去制止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中国人民大学的国际关系问题教授时殷弘说,缅甸不总是听从中国的劝告。中国没有什么让他们听话的筹码,因为中国在某种意义上也需要依靠他们。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