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下的中国

受到全球暖化的影响,极端气候在中国也是频频出现,个别地区降雨之多、气温之高、干旱情况之严重、风力之强,为多年罕见。那么,中国在追求经济成长的同时,是否也让环境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而极端气候所导致的灾害,是不是可能反过来威胁到中国的经济?以下是我们的分析报导。

全球暖化所造成的极端气候变迁,中国也不能幸免,威力强大的暴风雨和旱灾,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频繁的出现。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总裁何平博士:「中国气候变化在南方会受到更多的洪涝灾害,北方可能涉及干旱,实际上以前也有,但没有那么严重,因为气候变化之后,越来越严重。」

今年中国天气的特点包括:全国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8%,是1987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北方地区多次出现阶段性严重干旱。但今年7月下旬至8月初,四川、重庆、湖南、浙江等地,却遭遇暴雨洪涝灾害,引发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是去年同期的3倍。此外全国平均气温偏高,极端高温和罕见低温反差明显。

一般专家认为: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居全球之冠,对中国环境与经济构成一定的威胁。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总裁何平博士:「中国(的生产)主要目前百分之六十七左右还是靠煤,所以对环境影响是还蛮厉害的一件事。」

何平博士指出,中国对环境的损害甚至已经抵销了经济的成长。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总裁何平博士:「酸雨、对作物的影响、作物的减产,土地退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还有对林业的影响,这个可以计算出来,另外对健康的影响,譬如疾病、医疗卫生的成本增加,占中国GDP成长百分之八、九,所以环境的破坏环境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GDP成长并没有得到改善。」

而在另一方面,尽管中共当局愿意在全球暖化的问题上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有专家认为,由于环保规定与能源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使得中共当局的气候政策充满矛盾,因此在国际压力下,中共是否能对减缓温室效应做出贡献,有待進一步观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秦雪、旖凡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