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无为》
常常于天地万物间伫立,体悟一份不同于幻世的清醒。看看不再蔚蓝的天空,想想熙来攘往庸庸碌碌的人群,不由的让自己对超越于这个世间那更广博的宇宙时空和那里的生命生出几分敬意和向往。在那一刻,我似乎能够体会到另外时空天人的逍遥自在和恬淡祥和,于是对于"天路"的憧憬,让我有了更多的思索。
"天路"是修炼之路、是践行一个生命的归真之旅!"天路",表面意即"天上的路"、"回天之路",那么既然是一个人或生命要走"天上的路"、"回天之路",那么就一定是最好的路,因为人这种生命的终极意义无非两种:要么上天,要么入地,最初的哲学就是在解决这样的终极关怀中诞生的。
要走天路,可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走天路首先要寻大道,因为"大道通天"!我所理解的"大道通天"最表面一层的含义就是"真正的大道与天相通"!所以走天路首先要走正路,走正路那么就要选择在一条大道而非曲折的小道行走,而大道又绝非一般世俗认为的宽宽的柏油路,而是像孔子的圣人哲学、老子《道德经》以及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法定。
真正的大道其实都是教人向善的道理,无论入世或是出世都在讲求"道德"之境!达到了一定的"道德"之境方可显露"灵魂"之境!所以大道首先教会人们的就要使人先做一个好人!一个不同于别人的好人,然后慢慢的是超越于世俗评价上的好人,然后逐渐成为一个超越于常人的好人,最后成为一个超脱于尘世之上的好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高人在中土转生,他们有的不修道已在道中,有的在儒、释、道中修行成为那个时代的大德之士,他们在人类历史上的这种修炼文化的奠定使得中国五千年华夏文明灿若星辰!
孔子的高徒颜回就是其中的一个以德行著称于世的大德之士。他尊崇孔子,深刻的理解了孔子的思想学说,并毕生力行师教,他虽然入门晚,但虚心好学,很快就领会了孔子学说的博大精深。他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意思就是说:老师讲的道理,越学越觉的它高深,越钻研越觉的它奥妙。道理虽高深,老师却善于循序渐進的引导我们,用各种文献知识来丰富我们、使我们提高,又用礼来约束我们,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通过努力似乎已能够理解和做到,然而要想再向前迈一步,还需要继续学习和实践。"
而当时鲁国大夫少正卯与孔子同时讲学,与其争夺弟子,哗众取宠,鼓吹邪说,很多学生为此而动摇,所以出现了"孔子之门三盈三虚"的典故,只有颜回未曾离开孔子半步。有人问他:"你何不去向少正卯学呢?"颜回回答:"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且夫子之学,遵天命,倡仁德,示人以正道,足吾之为学也,何去之有哉?"而后来,在孔子被困于陈、蔡之地时,没有了粮食,处境十分窘迫。有的弟子开始议论,思想上有些动摇,只有颜回平静泰然,恭敬的"释菜于户外",就是拿来一些"菜"放到孔子门前,表示对老师的敬重与不离。他说:"夫子之道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所以不被有些人容纳。即使如此,夫子尽心尽力去推行,以仁德之心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虽受阻遭嫉,不为一些人所容,对夫子之道有何伤害呢?这可能正是道的珍贵吧!任何环境中能够坚守正道不动摇,这是君子才能做到的。不修养正道,是我们的耻辱;我们传播正道了,却不被一些人采纳,那是他们的耻辱。"孔子听了非常欣慰,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由此可见,颜回不愧为一个临难而不失其德,追随孔子行义天下的精神大士。出高徒必有高师,今天在我们看来孔子是那样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却谦卑的向老子问"礼",这本身就铸就了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段千古美谈。是啊,儒教始祖孔子本身就是一个六艺娴熟的人,又何必多此一举千里迢迢向老子问"礼"呢,可见如此问"礼"表象是在问"礼",实则却是在问"道"!而老子在接待孔子的过程中,恰恰回应于孔子诸多"道"的玄妙。他们一个是世外的天龙,可随意驾驭青牛向西绝尘而去,一个是世间的圣贤,赋有教化万邦奠定文化的道德使命。一个是神、一个是圣,"神"与"圣"就这样在两千年前的中华大地上精彩上演。
然而终究"道不同不相为谋"!老子抛下五千言继续他的世外逍遥,孔子则勤勤恳恳的续写他的人间使命。我认为孔子并非不崇尚"道"不知"道"的珍贵,而是他明白自己下世的使命就是要为人类留下入世的修德文化!我一直感觉孔子并不是不能达到老子的洒脱,而是他很清楚他在人间的责任他必须履行,表面他"以入世修德的形式启发人们的善念",实则是为了千年后的中土将有一群大德之士虽在人中却又能达到最终出世的深邃境界而做的思想和道德的启蒙!这就好比诸葛亮明明知道三足鼎立最终魏胜汉亡,他还是要在三顾茅庐之后帮助刘备兴复汉室!诸葛清楚天命如此,人又能何如?当他被刘备请出山时,还是世外高人水镜先生一语道破玄机:"卧龙得其人不得其时也"!而孔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尘世生活是一种"有为"的生活、即努力"入世",这并不是人的过,因为孔子两千年前在人间设馆授徒的时候,就为人类社会奠定下了这样的尘世生活准则,但同时孔子也把"仁、义、礼、智、信"作为处世标准及做人理念撒播到千家万户,以"修德"来应对"入世"和达成"天道"!所以"入世"并不是说可以在尘世随意追求名、利、情而无所节制,儒门恰恰认为君子要"克己复礼"!能达到"克己复礼"的"入世"才可以称的上是遵循天道的"入世",孔子清楚的很,如此"入世"人人修心向善必会令社会繁荣富足、安定祥和!可能这就是大觉者眼中的"修内而安外"!
然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并非这一种活法,有人奋力入世就会有人觉悟出世,这就是"相生相克"的理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体现。出世者常常强调"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在我看来"无为"即人间的一切皆无所求,放淡欲望、清静一生,"无不为"则是对出世间的向往,他们希望自己灵魂的彼岸是超越于人世的,因此出世后的生命境界和生命状态就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中国古代一直倡导"天人合一"之境,而在这个问题上由于一个出世修行者在古代一出家即为半神,因此那些以出世心态修行的人才是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
提到出世的修行者,没有人会忘记生活在两千五百年前的一位了非常不起的人物:他就是现在佛教供奉的大雄世尊释迦牟尼佛!那时,在印度恒河流域有许多国家,其中有一个国家叫迦毗罗卫国,国王叫净饭王,王后叫摩耶夫人。在摩耶夫人45岁时生下太子悉达多。太子出生时有很多奇异的祥瑞征兆,有一位阿私陀仙人给太子看相时说"太子若在家,当做圣王,统领四方,若出家修炼,定可成佛,具足一切神通智慧,度化三界内无量众生"。太子天资聪颖,文武双全,后娶古印度境内诸国第一美人耶输陀罗为妻,富贵无极,一旦净饭王驾崩,悉达太子就将接掌王位,做那大好江山的主人,但是太子却一直想寻找人生的究竟意义。
后来太子见到人生病、衰老和死亡的痛苦,就想出家修行,永远解脱生死。净饭王不许,太子说如果让我不出家也可以,但必须让父王保证四件事情:一、不生病,二、不衰老,三、不死亡,四、不别离。如果能够做到,他就放弃出家。净饭王知道自己也无法摆脱这些人的痛苦,又怕太子出家,就将悉达太子关在宫中,四门都下了重锁,并派很多美女陪伴太子,希望以此断绝太子出家的念头。悉达太子19岁时,骑骏马跨越城墙,入山修行,经历了许多超人间的恐怖和艳丽的境界,在30岁时,于一株菩提树下打坐49日开功开悟。后来释迦牟尼在人间传法49年,普度众生、传播天道!与孔子老子同出一辙,释迦牟尼也为人类社会奠定了一整套博大精深的修炼文化......
人世常常被人称为"俗世",由于俗世的功名利禄常常牵绊人的心智,所以会将世人牢牢的控制在"入世"的心态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入世之人看不上出世之人,理解不了他们心态的原因了。还误以为他们是消沉堕落、甘于自毁!其实从古到今,每一个活着的人都不是傻子,都会有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标准。我们何必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去要求别人呢?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这个道理!反过来想想,其实红尘之人又何尝快乐?即便当下有众多的交通工具比古代马车要快上万倍,这样便捷的交通工具不但没有使人类觉的时间在延长,相反我们生活中几乎天天都会听人们抱怨时光飞逝!当下众多的通讯工具和便利的资讯来源没有使人收获心灵的快慰,人照样还是痛苦,没有的时候人们在苦苦追寻,有了人又不满足还要追求更好的。好像只有不断追求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向前!而发展到今天,人们不是在向"前",而是在向"钱"......
其实人看不清的东西太多了,即使一个人中最强盛者也往往会发出无力回天、碌碌无为之叹,仅仅"入世"生存却不同时"修德"的人,定会迷在人中,无力回天!不能回天,百年过后就只能入地,甚至罪大恶极者入地无门,更别说什么找寻回天之路了!所以那些一生秉持出世心态的人往往看得透彻,不迷不惑!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才是人中的大智慧者!人们都不希望自己一生"碌碌无为"。然而孔子却极赞赏"君子不器",是啊,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呢?圣人和俗人的境界差异真是天壤之别。可是在人类精神领域的更高层面上,"碌碌无为"并非"昏庸无能",世人眼中的"碌碌无为"在出世人眼中恰恰是一种成就和达观,"碌碌无为"的最终就是要做到无私无我、无欲无求!无怨无执......
人生命运无常,几多执著,几多留恋,终将于百年过后化为泡影,一切都是虚幻和假象。而能在末法时期得遇法轮大法,又何其幸哉?今天的我已然蜕变为一名修行之人,而在未来也必将锤炼成为一名觉悟的生命。面对曲折坎坷的一线天路,深感任重道艰,最终只愿能以此生来恪守一个红尘以外千年以前定下的亘古不变的誓约,正念写下:天路无为......
- 关键字搜索:
-
《天